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童年(2)

(2015-08-13 21:35:05)
标签:

椿树

爷爷

院子

红薯

大雨

第一章  我的老家

 

2

 

如前文所言,我们家的房子是三间瓦接沿草房,也就是上面全部覆盖的是稻草,下面的墙体则是用坯和草泥垛制而成。在我的记忆里,是听爷爷告诉我的,说是我们家的房子前后的墙体是用土坯垒成的,但东西两坐山墙则是用纯泥和着一些麦秸另加入一些其它的杂草类的东西垛制而成,由于这种墙体纯用这种草泥筑成,所以,在遇着下雨、刮风的天气时,不用担心,它是非常耐淋的,但也有例外,如若下的雨水都是象一九七五年八月份那场斐声中外的大雨时,那这种墙体明显是支撑不着的。我之所以知道这个原因,便是因为在一九七五年八月下大雨的那天,爷爷曾带领我和哥哥,用推广站赞助的塑料布,把靠近大街的东山墙给严严实实的包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便是以防大雨把它淋塌了。可见,这种墙体能经得起正常的暴雨冲淋,但还是经不起那场百年不遇的大雨的冲淋的,也许它能经得起那场大雨的考验吧!但在爷爷的眼中,再淋上几天,它有可能就会被淋埸的,所以,我们才采取了那样的措施。也许我这样写有些朋友不会相信吧!但只要是经历过那次发大水的朋友,他们一定会深信不疑的,那场雨太大了,国家的报纸和广播中曾用“百年不遇”这个词来形容了,读者们可以想像那场大雨该有多大吧!

和我家堂屋斜对着的便是我家的厨房,但用我们上蔡话说则不是厨房,而是叫它“灶火。”我们都是这样叫的,惟有我母亲回家时,才会操着京腔叫它厨房的。这个厨房是一大间房子形成的,是全草房,也就是房子的上面全是用稻成铺成的,而它的墙体则是纯粹的泥和麦秸混和而成的。由于它是一个独间房子,房顶承载的重量轻,所以,在七五八发大洪水那年,爷爷倒是没有怎么去管它,但它也毅然坚强的挺了过来,大雨既没有把它淋埸,大水也没有把它的墙根给冲坏。看来不管它,它也是不会被大雨淋坏的。

在堂屋到厨房的正中间,在我特别小的时侯,我的记忆里是这样的,在通往厨房的路的正中间,是我爷爷挖过的红薯窖,初时下去拿红薯时,我爷爷都是用绳子梆着我哥哥的腰,让我哥哥下去拿,而我呢!却被哥哥这种特殊的代遇给吸引着了,稍稍长大一点之后,便由我担当起了下红薯窖里去拿红薯的重任了。这样我便得以了解了这下边是个什么样子了。

红薯窖的下面呈东西东个土洞,由于我们家农业人口少,所以,我爷爷分得来的一些红薯根本也装不满一个洞的,东边的那个洞子简直是没有用过。但这个红薯窖则随着我们家人丁的增多,我爷爷便在有一年又在我家房子的西侧另挖了一洞,挖出来的土正好把这个窖给填得满满腾腾的,此举减少了我们几个掉下去的可能,但新挖的那个窖,还是在后来惹了一些小事故,我弟弟刚学会走路时,他去捉卧在上面的猫,却不小心被掉了下去,因为当时那上面铺满了晒的麦秸,我们家的老猫正卧在上面睡觉,弟弟便想过去抱起它玩,它却被惊醒跑掉了,而我弟弟却一脚踏空掉了进去,好在有惊无险,我下去把弟弟弄上来时,弟弟正双脚稳稳的站在东西两个窖中间的那个坎子上,无什大碍。

我们家的初期,也就是约在七零年以前,院子里风景宜人,花香扑鼻,一条用扫树苗围成的小路直通我们院子的最里边,这条扫树苗通道是我奶奶精心栽种的,非常整齐,若遇到下雪天时,我奶奶便会把院子里的雪扫在那条扫树苗的一旁,这样,便不会影响我们家人到后面的厨所里去方便了。

我们家的院子是东西九间房子的长度,南北三间房子的宽度。用现在的肉眼来看,足比一个蓝球场大,所以,除三间正房和一间厨房外,我们的院子里空出的地方很多,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栽满了桃树和杏梅之树,每到一定的季节,我们的院子里便满开着整院的桃花和杏花,煞是好看,不光好看,而且,在果子成熟的时侯,结满的桃和杏也都非常好吃,记得我们家的桃是大白桃。除这些桃树和杏树外,我们家院子里还野生了几棵枸树,到一定的季节时,它会长出一些枸不揪子,我奶奶便会为我们做这种蒸菜吃的。

在我们的院子里要数树王的,便是我们家堂屋西侧的那棵大椿树了,它是我爷爷年轻时种下的,我认识它时,它已经是参天大树了,已经是一搂搂不过来的了。这棵大树承载着我整个的童年,我曾在某年的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别人都还在梦乡之中时,按我们那时的说法,跑到这棵大椿树下,抱着这棵大椿树,用我们当地流传的那个口决,以企求此椿树能把我快些长大。其口决如下:

椿树王,椿树王。

你长粗来我长长。

你长粗来做梁檩。

我长长来穿衣裳。

按照我们那里的说法,是小孩若是想快快的长高时,就得在大年的春节,抱着椿树去念这口决,然后,才能长高的。我是这么做了,但我哥哥却没有这样做,可后来我们的结果,还是那个样子,直到最后,我们俩的身高还是不相上下的,并没有说是因为我抱了大椿树而长到一米八之上,而他没有抱过大椿树就比我长得低,可见,这种说法也只能是哄骗小孩的说法罢了,没多大的真实性。

除了这棵较大的椿树外,在我们家的后面还有几棵稍细一些的椿树,所谓细,是比着这棵椿树王要细一些,但它们个个都可称之为参天大树,其童童的华盖,遮着了大半个院子,夏天里我们便坐在这棵大椿下乘凉,睡觉。

在我们院子的正中间处,是一棵大的桐树,在西山墙处也有一棵桐树,到一定的季节,一种呈喇叭状的桐花子会掉落得满地皆是的,花落之后,便是花的后部,这一个时期,便是给我们打扫卫生增添了一些麻烦,但也有好处,据说这种桐树花也可蒸着吃,是别人来我家捡拾时所言的,我们家则没能吃过这种东西。

以上所言,便是我们家内部的整个布局。

我们家种植的这些桃树和杏树,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后爷爷把它们全部换成了榆树和桐树了,初时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据说这些树长到一定的时侯容易生虫,另外,树杆上流下的树胶,我们这些做小孩的也经常会拿着它来吃,这严重影响孩的身体健康的,所以,我爷爷便忍痛把这些果子树给割爱了。

我们这个家,并非是我爷爷的祖宅,而是我爷爷年轻时,用十三吊钱从当时的财主姜仲侣手中买来的,当时买宅子的有我们后面的要继先和更后面的刘继业,这三处宅子都是一样大的,我爷爷买得三分之一,当时有时任大队的几个官员在合同上签字,做了保人。这些事是我在八十年代中期,也是因为将把此宅给卖掉,我便从房产所里把此院子的历史给查得清清楚楚的,记得为了弄清楚此事,我用自行车带着爷爷,又去了一趟城东的姜仲侣的老家,但姜老先生已驾鹤西逰,接待我们的便是他的儿子,一位和我父亲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但那时的中年人,到现在也已在八十岁左右了,不知老先生还健在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