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一些书法知识

(2015-05-02 20:35:31)
标签:

书法

老师

行书

大书法家

正楷

昨晚的雨一直下到今晨,五点五十分我被定时叫醒的时侯,天仍然哗哗的下着,而且有越下越大之势,这样,今天的晨练便在室内进行了,刚好轮到练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决那组动作,由于这些动作不太占用地方,所以,在屋子里练功也是游忍有余的。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自己要进行长篇的阅读了,所以,早饭一过,我便拿起一本书的书房里看将起来,一个小时后开始练写颜体字,第一个回合练了四十分钟,然后,又继续看起书来。

近日在《百家讲坛》上听书法课,于中华老师讲的一些知识,让我对书法又有了正确的认识了,按说象老师这样的书法博士,那书法水平一定是了得的,但他自己却在讲课中歉虚的说,还没有摸到正门。

关于这点,他向我们举了个例子,说是唐太宗时期,皇帝曾挑选几十名优秀的学生举办了三期书法培训班,这些学生的条件是这样的,首先一条是对书法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第二条便是对书法有着特别的天赋,第三是必须在五品以上的官员的孩子或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按他的这个条件对照,他挑选出的这些选手,按理说,当时就应该是国家级的书法名家了,而举办书法班的老师又是顶尖的书法家,按这套班子来说,这样的书法班是一定要培养出几个顶尖的书法家的,但令人失望的是,这几期学习班的学生中,没有一个能成为大书法家的,这令我们这些后人到底有些不明白,这样的顶尖高手又如何培养不出来呢?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好好的练功吗?非也!老师接着便向我们讲解到,实际上,这练书法和练打拳是一样的,大众化的学习是根本培养不出高手的,因为,他们授课的内容有别,他们根本也没有把真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秘芨的东西传授给我们,他们所传授的一些知识只不过是些皮毛而已,按他们的这种方法去练,是无论如何练不到他们那种大家水平的。那么什么人练成大的书法家呢?必须是他们的嫡系亲戚,或是入门弟子,这几类人才能得到他们的真东西,也才能练成一代宗师类的人物。讲到此,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书法家们的表,原来这历代的著名书法家也都是王羲之一脉相承下来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看到此,我们才明白,那些个精挑细选的国手级的人士,为什么练不成大书法家了。

更觉得象我所知道的这些书法习练者,是无论如何也练不成大家的。这不是我说的,这也是老师当着全国观众的面说的,他说是象我们这般的人们,再刻苦练五十年也不会练成大书法家的,因为没有牚握练书法的秘决。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主要是执笔方法,经博士这么一讲,我便从根本上明白了,原来执笔无定法,以前有很多同志不理解这执笔,总是被一例故事给迷惹着,那就是说王教他儿子写字时,从他儿子身后猛然的抽一下笔,看看他儿子握笔结实不结实,说是结实了就能写好字来的。实际上这则故事完全是谬传,是经几位老师都纠正过的,今天老师也在课堂上进行了讲解,说是正楷一寸,行书二寸,草书三寸。看来写正楷就是要把手执得低一些的,否则,笔太活了是写不好正楷字的,而行书呢!若是把笔握得太低了,那就不好随心所欲的运笔了,草书是必须得抓握在笔管的上端的,否则,你无论如何是写不出落笔如烟的感觉的。

午睡后还是读书、写字,书还是那本书,但字已不再是楷书了,而是转入到了行书和隶书的练习了,第一轮练的是行书,第二轮练的是隶书,第三轮画的是兰草,五点多一点彻底结束了今天的读写,然后,换好衣服后到广场去走路去了。

今天照例走完十二圈后返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日杂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