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二中采访手记(3)
(2009-04-13 23:24:49)
标签:
校方
气囊
豆寇年华
校长
张重阳
上蔡
杂谈
|
|
(3)
在上蔡二中的校院内,一个红色的大气囊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气囊上用红底白字写到:欢迎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作家来我校采风。楼前似乎还站了几个人,可能是校领导们吧!因为乘座的不是一辆车,刘主席和其它几位领导在几位本校同志的引领下径向里走去!我因职业的习惯,想把这一历史性的画面给拍摄下来,也好在回到家中后,把它们传到我的博客中去,好让广大的博友一睹这动人的场面。
我先是把这一写着横幅标语的气囊拍摄进我的像机,然后,还想再把对面墙上的几块牌匾摄入时,这里也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走在我前面的那位不知姓名的作家给我摆了摆手,那意思是让我抓紧时间,别拉得太长了。我只得非常遗憾的收起相机,飞快的向教学楼的内里扫了一眼后,便匆匆的追赶他们去了!
我最后的这一瞥,竟让我发现了新的内容了,一个高大的石塑像正屹立在两座教学楼的中间,他昂首前望,似乎是在引领这所学校沿着他指引的方向向前飞奔似的。他究竟是谁?面容怎么这么的熟悉?
在我疾步追赶前面的人时,一个清晰的轮廓便呈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了,这座塑像分明是一代文圣孔老夫子,因为在前年的九月份时,我专程赶到山东曲府去拜祭过他老人家。想到此,我的头脑中迅速的闪现出了这样一个念头:这样的学校,能把尊孔、尊儒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这似乎又不难理解这样一个曾经破败过的学校,是如何从衰败走向繁荣的了。
于是,在我的头脑中便又迅速的产生了又一个疑问:这个学校的校长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羸弱的书生?还是文气十足的学者呢?在我的一生中,曾不少走进学校,可还真不曾见过有那所学校能把孔夫子的塑像摆在师生们最能常见到的地方的。这所学校难道是靠着孔夫子的灵气才得以由后进变为先进的吗?
顾不得多想,我便很快的追上了走在后面的那几位作家们了,并随他们一同走过了两旁排列着整齐的欢迎队伍的,身着上蔡二中校服的豆寇年华的,鲜花般的少女们的行列,并随他们很快的在会场内找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位置。
当我刚从在位置上时,又一个新的发现让我眼前一亮,在我的座位上摆放着一个档案袋子,袋子厚厚的,里面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我带着怀疑的态度小心的打开了档案袋,里面竟然装的是几本厚厚的书籍,我拿过一本一看,原来是上蔡二中自己编写的《拾贝集》,主编是张重阳。但此时我尚不知张重阳何许人也?管他是谁呢!再看看下一本书是什么,于是放下这本,又拿起另一本来,一看方知,是上蔡二中自己编写的《作文训练教程》,主编还是张重阳,还有一份《晨曦》报,更有一些介绍该校的材料,这时我便隐约的醒悟了过来,可能这张重阳便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即是在全市闻明的,有着传奇色彩的那位初中领军人物吧!究竟这里面那一位是张重阳先生呢?我扫视了一下陪同几位领导作家进来的那几位校方人物,但由于的确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的瘦弱的人物,便一时猜不透那位是张重阳先生了。于是,一种急切的想知道谁是张重阳的想法又占据了我的大脑,但在会前的这种尚不安定的状态下,我无法一下子分清那位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校长,只得征得作家协会李文海作家的同意后,站起身来,选择几个好的视角,先拍摄几张自己认为需要的照片后再说。
待我把这一切工作做完后,头脑中便又产生了样的疑问来了,这样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学,竟能出版几本这样高质量的书,真是令人不可思义!这张重阳校长真是太不同寻常了啊!他怎么有能力主编出几本书呢?他太让人着摸不透了!究竟这几位校方人士哪一位是张重阳校长呢?我一时还真不能从那几位校方人士的神态上看得出来,还静下心来耐心的等待着会议开始时的介绍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