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2011-09-12 21:01:36)
标签:

真情

杂谈

分类: 思考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这是培根《谈美》中的一个观点。读书有共鸣,对个人而言,就喜欢这本书,喜欢这位作家。共鸣,也许是因为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也许因为生活的经历印证了作者的话语。总之,我对这句话喜欢。

朴素,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词语。我想取《辞海》上“朴实纯真,不加修饰”这一条。有人说,朴素既是坚持又是失去,失去的是无限膨胀着的享受欲,坚持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纯洁性。我想,朴素,实在是一种很美好的品质。在我们这样雍容华贵的社会里,朴素更是一种罕见的美德。

我不能用确切地词语组织成文句,对朴素进行解释。但,我总觉得这些人这些事,是朴素。

9月10日那天去看老师了。事先我与老师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一如既往地传来欣喜亲切的呼唤声。每次,电话只要一接通,我都还没有来得及喊老师,电话那头老师亲切地唤着我名的声音早已传送过来。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我读到了老师对学生永远的欣悦之情。没有地位的隔膜,没有情感的淡漠。20多年的师生情了,20多年的朴素关照。我无法用任何世俗社会的规则来解释,我只能说我的老师是朴素的。因为世间没有靠得住的财富,而朴素却是一种绝对靠得住的品质。所以,当别人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我们这份师生情的时候,就一定会说:你给老师送了无数的礼。可是,在世人心里,可能永远不会想过那样的场面:多年以前,我记得有次我与前夫一起去老师那里借书,书早已帮我准备好,临走,老师说,我这里有一条烟,我不会抽,让小姜去抽吧。还有女儿牙齿摔坏了,多少个电话担心想办法。还有许许多多与社会公认的法则迥异的情。我无比珍惜这样的情。以我之力,我只能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惦记去回馈。不是老师要我回馈,而是我不允许自己有懈怠。我仅仅去看望老师,与老师一起说说话,我不知道,每次,总是有那么多的话要说,每次,一晃就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前段时间,我根据自己一直以来无比清晰的记忆,记录了那段经历,写成《老师 板车 我》一文。事件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淡忘,事件一直在心中,今年,我把它化作文字而已。铭记,是因为感谢感激;铭记,是人的应有之义;铭记,是因为老师的大帮助大关怀。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拙于言辞的人。不要看我在这里会说感激感谢,大关怀大帮助。可是,我从来没有把这种感激当面表达给当事的老师。尽管,老师离我并不远。可是,当我收到老师询问了别人电话号码,然后,发信息来说“看到了你的文章,让我感动至极,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动,我这小小的该做事,二十多年来你还记得,方便时来走走”。收到信息,我只有一个思想:“这就是老师!”年龄的增长,地位的升高,并没有磨去让我感激20多年的美德。在老师那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好像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放眼望社会,有多少人连必须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如果说,写下那篇文章的时候,我是默默感激;当我收到短信时,我是坚信了:朴素地关心着自己的学生,朴素地为人处世,是老师与生俱来的生命组成部分。

 

开学学校放新书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总是那样,自己喜欢的人,总是希望别人也喜欢,总是喋喋不休地向别人宣说着好。也许,这是一种人之常情。喜悦需要分享,美好需要分享。分享,喜悦更喜悦,美好更美好。我是读着李镇西老师的书走向思考的,向教育的深处慢慢漫溯的。所以,当自己钦慕的人,在自己身边传开,我极度兴奋。一边给边上老师说着李老师的其它书籍,一边给李老师发了一个信息。李老师说的是什么呢?“我增加你们负担了。”我不能用别的语词来说话,我只能心里默默呐喊:就是这样朴素!就是这样朴素!有些书,我看得不仅是那么心甘情愿,而且迫不及待,而且反反复复。不是很多人希望自己的书最好人手一册吗?不是很多人多想让自己的话成为别人嘴里的语录吗?我终于理解了李老师博客的名称“德行如宝石 朴素最美”。

 

我不能确切解释朴素的含义,但是,我理解朴素,我坚定地认为,以上的人的事,就是朴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后花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