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友文萃 |
鲁迅说:玄奘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精神的代表。 《重走唐僧西行路》引发了我们对唐僧(玄奘)精神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由此,引发了对人类使命、对人生和对工作这个主题的反思。 |
使
——“重走唐僧西行路”有感
作者:李广伟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只是西部人对胡杨树能根植于沙漠的顽强生命力的歌颂。
除胡杨树外,一切在时间面前,都只有听从时间,但时间却尊重价值。
一千三百年
此刻,如果我们环视一下自己的周边,看看有没有什么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留存至今的文物?
如果没有,那就只有把时间这把尺子缩短,看看有没有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留存下来的文物?
如果也没有,那就再看看有没有一十三年前留存下来的?如果有也许也不会有太多了。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当我们用时间这把尺子去衡量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那么脆弱,一切都是那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一千三百年是一个什么概念?
风沙黄土,在戈壁、平原不知埋没了多少城楼和梦想?
一千三百年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刀戈兵戎,在峰烟战火中又不知葬送了多少朝代和生灵?
然而,如果有一个事件能够延续一千三百年生而不灭,如果有一个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让人们感受到他生命的力量,如果有一种精神在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后它仍然鲜活灵动,那它的背后必定有一种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意志。
这个意志是什么?
是“使命”,是完成使命的意志。
因此,在时间面前才有了另一个千年的例外。
使命
使命是什么?
什么是使命?
使命无法丈量,更无法标价出售。
使命也无法仓储,更无法装饰以供人观赏。
使命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提纯。
使命是一种终极的引力。
如果现在您突然要面对这样的发问:
“你人生的使命是什么?”
“人类的使命是什么?”
这时您将会作出怎样的回应呢?
当然,观点是允许保留的,思想也是可以暂时放慢自己的脚步,但在此时此刻一幅画面正在为您而展开。
当我们轻轻翻开人类千年的历史长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这一望无际的画卷里,在这已被时间涂黑的漫漫长河中,有一个闪动的光点,有一个越来越明亮的灵性的光点,它始终聚焦在人类文明的一个神圣的主题上,细看之下,浮动的光点里走出了一个影子,他在浩瀚茫茫的沙海中,他用自己的血肉双腿,他用柔弱的身驱负载着一颗钢铁般的雄心,他用坚韧的意志缠护着与常人一般脆弱的生命,在与死神和胆怯的拚杀中,为“使命”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他是谁?
他就是玄奘(唐僧)!
他和他西行取经的壮举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仍然没有被人类遗忘;他走过的西行之路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后仍然没有被风沙霜雪所淹没;他的精神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仍未被时间所磨灭。在这浩浩的历史长河的冲擦中它被不断提纯、升华,越来越完整地展现出它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