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胜状-岳阳楼
标签:
湖南岳阳岳阳楼洞庭湖岳阳楼记范仲淹彩虹桥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户外 |
图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图二、牌坊:岳阳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结构牌坊。上部如意斗拱,琉璃瓦顶,青石横楣。中间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左边牌坊为“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为清代书法家张照所撰,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书。右为“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澧兰无古今”为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撰,当代书法家李铎所书。背面横楣上分别刻“天边月白”、“江上风清”,系著名书法家夏湘平所书。
图三、两座牌坊南北对峙,布局匀称,气势雄伟,使岳阳楼更显古朴庄严。
图四、岳阳楼核心景区南大门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东面窗户则以青石为材料,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雕琢而成;其黄色剪边屋面风格独特;屋顶正脊上的荷花、莲蓬、莲叶,梁上的荷花雕花以及服盆式莲花柱础都凸现出洞庭渔米之乡河湖湘文化的神韵。
图五、正门上方所悬匾额为金丝楠木制成,孔雀蓝底所衬托的“巴陵胜状”四个金色大字,凸显皇家气派,与整个建筑十分协调。
图六、“五朝楼观”景观是以青铜微缩铸造的形式重现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各楼均以历代流传下来的岳阳楼图为基础,参照相关朝代建筑商的符号精心设计,全部采用黄铜铸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感。
图七、上图分别为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模型。
图八、双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该建筑坐东朝西,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为单层砖混结构。门额“双公祠”,门联为“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联珠璧、会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
图九、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岳阳天下楼”,展示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历代名人咏叹岳阳楼的诗文。
图十、“双公忧乐情” ,展示范仲淹与滕子京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展览力图通过场景、文字、图表、模型、文献资料、照片、拓本、书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再现岳阳楼的历史和演变,展示岳阳楼的建筑文化,揭示岳阳楼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弘扬“先忧后乐”的传统人文精神。
图十一、碑廊:岳阳楼诗书碑廊由原碑廊迁建而来,位于岳阳楼主楼南、双公祠西,总计长240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状如一片长长的金钥匙。
图十二、除了将现有的碑刻迁至新碑廊外,还新增四十余方新碑。这些碑刻记述了岳阳楼的历史,反映了各个时期人们登楼览胜的不同心境,碑文兼诗歌、散文、联语诸体,书法汇楷、草、篆、隶百家,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图十四、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约130米,南北长约300米,陆地投影总面积3.9万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
图十五、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
图十六、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图十七、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图十九、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与岳阳楼南侧的仙梅亭遥相呼应,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故事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现在的三醉亭占地面积为135.7平方米,高9米,为二层二檐,歇山顶式仿宋建筑,门窗雕花精细,藻井彩绘鲜艳,外形装饰华丽、庄重。
图二十、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岳阳楼景区城墙全场1200米,最高处有16米,设有400个箭垛、三个碉楼,其实巍峨。
图二十四、砌筑城墙共用了40多万块青砖。所用青砖采自6省的8个地区,且30%的青砖上都刻有产地名称。
《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部分文字来源“岳阳楼”景区管委会网站。
湖南行迹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