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对星巴克的责备毫无道理

《福布斯》称:“上世纪末,星巴克进入中国时正逢城市新白领阶层的崛起。他们喜欢去咖啡连锁店,除了出于实用的会面、休息等目的,还有一点就是炫耀自己中上阶层的身份。星巴克在中国曾被视为国际精英聚集之地,它旗下的店面倾向于开在人流密集的高档地段,全开放式的玻璃窗能让过往者看清坐在里面的有钱人。不过,随着星巴克计划未来五年将在华店面从1900家增至4400家,该品牌的高级身份属性还能继续下去吗?”这篇文章还引用一位中国消费者的话说:“过去,星巴克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它的饮品比其他咖啡馆贵,而且环境好。随着中国白领阶层持续快速崛起,能去星巴克消费已不能体现身份。中文里有个词叫‘烂大街’,意思是说如果人人都有了,那就没什么特别的。”
很显然,《福布斯》责备星巴克在中国正在失去其“高贵”的身份,正在变得掉价。这个责备是多么的可笑荒唐。在全球发达国家,星巴克星罗棋布,却早已经不是有钱人炫耀身份的地方;即是在美国,星巴克也越来越演变为学生及知识分子的“第二办公间”,甚至成为退休后山姆大叔大妈们聊天的地方。如果一定要给星巴克贴一个高雅的便签,那就是:“多少有些知识的人轻松休闲地学习、交流、工作的地方”。因此,星巴克自然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战略,并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实施自己的战略投资布局。中国有句古语:春江水暖鸭先知。相比星巴克对市场的敏感性,要比《福布斯》强很多。
《福布斯》的这篇文章还指出:“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时,竞争者很少。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多家咖啡连锁品牌进入中国,比如英国的Costa、香港的太平洋、韩国的漫咖啡和台湾的上岛。而正在全中国开花结果的精品咖啡馆,或许是挑战星巴克统治的最大威胁。”
这话不假,中国咖啡饮品市场残酷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但并不等于星巴克失去自己的绅士品位就会败下阵来。我的看法是:
1、
未来的咖啡馆卖不是咖啡而是文化氛围和消费环境,而且咖啡连锁企业市场定位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Bisiness
2、 未来的咖啡馆网店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为了卖咖啡,而是为了传播独特的咖啡文化,管控和服务于来咖啡馆的独特消费群体,以跨界思维配置应用咖啡馆消费群体的大数据资源,才是该行业最具潜力的商机,因此未来连锁咖啡产业的功能扩展很重要;
3、 咖啡馆若靠卖咖啡获取利润,必然是死路一条。因此,未来的咖啡连锁产业的盈利模式及运营模式亟待创新。
或许,星巴克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运筹,而《福布斯》不过是雾里看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