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三五年之后,互联网金融必将无情地把传统的金融形态“挤兑”到尴尬的角落,而互联网金融的强大推手和运营平台则是“移动支付”。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正在爆炸式增长,而且已经初步形成寡头格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中央银行,给苹果公司颁发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金融牌照:苹果Apple Pay于2月18日正式在中国上线,传闻已久的事情终于落实。对于Apple Pay进入中国,有网友调侃其是“不得不来”,但可能“来也白来”。一方面,苹果及银联都希望倚靠Apple Pay的技术优势扭转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寡头格局;但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尚不完善的银行支付体系,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打下的牢固市场根基,Apple Pay要想撼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也并非易事。

Apple Pay怎样进入中国的?
自从2014年在苹果秋季发布会上被公布以来,有关Apple Pay即将进入中国的传闻就没断过。到了2015年5月,蒂姆·库克访华,其中一项日程就是与中国银联谈判。但据相关报道,那次谈判最终不欢而散,因为苹果在利润分配问题上要价太高。苹果也曾尝试与国内多家银行直接接触,同样也因为费率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如今与银联最终达成合作,业界预计,是苹果做出了让步。据悉,Apple Pay眼下已经获得了银联及15家中国银行的支持。而在首批宣布支持Apple Pay的App中,可以看到当当、唯品会、大众点评和易到用车的身影。
业内人士认为,Apple Pay并没有寻求主导移动支付产业链的“企图心”。当某宝梦想成为网络央行的时候,iPhone还是热衷于技术的iPhone,它只带来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这或许是它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最关键的因素。
Apple Pay到底是什么?
苹果Apple Pay是怎么回事?苹果通过一种叫做“Tokenization”的技术,将银行卡信息转化成一个字符串(Token)存在手机中。每当你支付时,手机就通过该Token再生成一个随机Token和一组动态安全码发给银行,银行再通过Token服务将其还原成银行卡从而回传授权完成支付。这个过程能够兼容任何一家银行,并不踢开传统体系中的任何一方,而苹果则通过手续费分成赚钱。
也就是说,Apple Pay也不会涉及自有资金的管理和清算,不会参与买卖双方交易的任何环节。Apple Pay就是一个“卡包”,它的功能就是把实体的银行卡虚拟到你的手机里。

Apple Pay的优势与劣势
对于Apple进入中国之后,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影响,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其实Apple Pay能否生存,一看自身体验如何,二看外部环境,包括竞争对手。在这三个方面,Apple Pay有其独到优势,但也存在先天性的劣势。
Apple Pay的优势:
Apple Pay没有账户属性,它本身不能完成支付,每一次消费实际上都是商家与你绑定的银行账户进行交易(作为对比,支付宝也支持与各大银行绑定,但其最终目的还是把用户的钱整合到统一的支付宝账户中)。这是Apple Pay的首要优势。它既不需要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没有取代传统金融交易中的任何环节,这使得Apple Pay在政策层面落地变得更加容易。
而在安全性方面,用户在Apple Pay中添加银行卡时,并不会存储实际银行卡号。系统会分配一个独有的设备账号(Device AccountNumber),对银行卡号进行加密,并存储在安全芯片中。当你进行交易时,会使用这个设备账号,以及此次交易特定的动态安全码来处理付款。也就是说,在收据上没有任何用户信息或者是卡片的后四位数字,支付也都需要使用Touch ID或密码,只有本人才能完成。
至于Apple Pay的便利性如何,只要对支付流程进行分析便可一目了然。相比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要先解锁手机、进入App然后点击“扫码”或“付款”选项,Apple Pay的支付环节完全不需要唤醒屏幕。只要将iPhone靠近POS机,同时将手指放在TouchID上即可,全程只需一秒。它甚至不需要有Wi-Fi或者任何网络连接,这可能也是对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最重要武器了。所以从使用体验来看,苹果这招确实厉害。
由此可见,Apple Pay和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技术本质并不相同。理论上来说,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面对后两者对手来说是有生存空间的。
Apple Pay的劣势
也正是由于Apple Pay上述的技术本质,它背后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银行支付体系做支撑才能够在中国得以推广,但中国的银行支付体系显然不完善,首先线下POS机就没有足够的覆盖率,线上更不是Apple Pay的强项。目前银联在全国的1000万台POS终端中,“闪付”终端只有300万台。这是摆在中国银联和苹果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反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者已经占据国内支付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二者的季度活跃用户分别达到1.9亿人次和1.5亿人次,这其中会有多少人愿意为Apple Pay改变支付习惯尚不可知。
此外,Apple Pay,虽然(看上去)体验很好,但它对用户的设备有较高要求,店内支付需要 iPhone 6 以上设备,App 内支付需要 iPhone 6 以上设备或 iPad mini 3/4,iPad Air 2 和 iPad Pro。
事实上,面对Apple Pay进入中国,有网友调侃其是“不得不来”,但可能“来也白来”。想要打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近乎形成的寡头格局,Apple Pay准备好了吗?
综合来看,苹果公司Apple Pay进入中国,只是一个势在必行的“战略性切入”,也是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在不久的将来,Apple Pay与中国本土移动支付商的直面竞争是无法回避的事情。目前看,因为金融安全及国家政策等原因,Apple Pay屈尊进入中国市场,这种相对劣势并非苹果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因此也不算什么劣势。相比于其竞争对手Google 公司被绝之门外而言,苹果公司心态自然会好很多。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