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的四十块钱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北京青年报的四十块钱
《北京青年报》给我寄来了一张汇款单,“收款人姓名”一栏赫然用激光打着“张怀旧”三个字。虽然我明知道凭这个名字我是取不到稿费的,但我依然欣赏《北京青年报》的干练、率真与勇敢。汇款的人,想必一定如很多朋友一样,很喜欢我这个笔名、昵称、网名、ID、绰号乃至艺名,否则他们不会这么莽然自信的。
半年之前有读者反映在《北京青年报》读到了我不足五百字的小小说《糖纸》,——这篇小说得过一个奖,我感到荣幸之余并未想起稿费的事,因为我已经三年不写命题作文不投稿了。所以,最近当我突然收到这张单据的时候,我感到一个写作者的作品与人格再一次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与尊重,我由衷地钦佩《北京青年报》的这种勇于刊登、不欠稿酬的爷们主义办报风格。
遗憾的是,我本人并不喜欢这篇小小说,因为它写的只是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捎带些童真,即便催人泪下委婉曲折又能怎样?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同样是备受大家推崇的作品,我更喜欢我的《选B》、《妓女追悼会》等……
为了拿到这笔稿费,我走进了北京朝阳区十里堡派出所,面对一名女警察,我申请改名。她看了看我的身份证说:“李哲厮,挺好的名字,改了真可惜。”
我说:“不!为了《北京青年报》的四十块钱,我一定要改!”
http://upload.mytupa.com/upload/photo/b/3/zhanghuaijiu/5516b51a7f50862f46d6d3d89f22a7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