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人 这人 还真能磨。
都这么久了,乌镇的篇儿还没有写完,拖拖拉拉的都要国庆了。
难不成,还想拖到新年么,这是。
乌镇的雕花大床,四道门槛,一道放鞋子,二道放衣帽,三道放痰盂水盆,四道才是床。
这富家千金当得 也够累的
不像俺们累了直接倒在床上不管它鞋子还是帽子,先躺再说,够自在。

看到这些做糕点的师傅,突然想起家里还有爱德的五仁月饼呢,
就这样,想到蜜蜂了。
蜜蜂同学出差去了,飞了长沙,
据说还要转战五个县,
像是打游击。
昨晚竟然跑到宾馆歪歪上去海唱了,说是喝了小酒,脸面通红的厉害,没睡意,拿麦的兴致还不小。
没了她,
家里安静了不少,也少了人气味,伴着凉风,早晚又似乎多了点冷清......


作坊一样的小店,
纯手工。
只是俺不是对肉感冒的人,不然肯定称上二斤回来。
灶台看上去也很华丽,特色。
很江南。

这是药铺。
瓶瓶罐罐擦得光鲜亮丽,
或许这儿曾经人来人往,或许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
但今天的这儿,仅仅是个摆设,
没人抓药。
好吧 我就是来应景的。
逢源双桥
这儿有 文
& 英 的影子。
踏过石阶,轻轻地,走一走他们相遇并携手走过的路,不曾想打扰他们。
站在桥中间,
抬眼望去,好好看一看这最江南的枕水人家。
那日的乌镇
没有太阳,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素面,规整,
任凭你来来往往,它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
想找个词来描述一下心情,
顿觉内心词穷,
或许真的如其名一样——乌。
这是枕水人家,的的确确。
江南民居的生活气息毫不掩饰的洋溢着这个安静的小镇。
乌瓦板墙,
生生世世。

在问询了几处,得晓邮局在西栅后,
雀跃的心情有点小小的遗憾。、
临出栅前,
看到了一处卖豆腐干的小店,
四五大盆的豆腐干,沾着浓汁,很馋人。
要了五香和麻辣的,打包。

继续向前走着,
隔着窗口玻璃,看到师傅们在娴熟的做着糕点。
禁不住多看了几眼。
被热情的招呼, 于是,走不动了,脸皮儿薄啊。

两人要了几样糕点,
青团 米糕豆沙糯米滋
再加两碗米酒酿。
酒酿上来,
不自觉想起默默,那个欢乐奔跑的小女孩。

酒酿卖相没有超市里盒装的俊俏,
看上去略显粗糙,
但舀一勺送入口中,却是滑嫩到不行,瞬间融化。
吃完酒酿,准备返程,
这一行只来了东栅,虽然有点小遗憾,
但也给找了自己再来一次的理由,
乌镇,
我还会再来的。
走完了乌镇,下一站会是哪里,西湖?凤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