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小镇,沃克沃斯(Warkworth),咖啡余香

(2010-07-14 19:22:56)
标签:

新西兰

奥克兰

北岛

旅游

摄影

原创

马背水手

沃克沃斯

分类: 澳新之地

    几天前,Shang在QQ上,问我为什么在新西兰的图片集里面,没有选小镇的照片,言语之间,掩饰不住没有看到小镇照片的失望和惆怅。

    我说,我回来整理照片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对小镇的思考和理解上,似乎还没有达到明显超越一般观光游客的程度,所以觉得自己的照片对他们的表现都不出色,愧对新西兰那些小镇的独特魅力。

    但我知道,Shang是很喜欢新西兰的小镇的。我甚至有些时候都能够想象,他开车来到一个小镇,独自坐在阳光下,手里端着一杯咖啡,若有所思,若有所想。

    在短短的北岛游逛行程中,沃克沃斯(Warkworth)和剑桥(Cambridge)这两个小镇,都给了我非常好的印象,也让我们在其中久久地逗留逡巡,从而大把挥霍了时间。

    于是,在写海峡湾之前,还是专门写写沃克沃斯吧。那里,留下了一杯咖啡的遗憾,至今飘着余香,勾引着我的心思。

    其实,沃克沃斯,只是一个在奥克兰城区北部、大约40分钟路程的乡间小镇。我们去往沃克沃斯,是在前往海峡湾的途经路上。在这之前,Shang显然是去过的,并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想象,所以他一路念叨着,要带我去喝那里的咖啡。

    于是,车出奥克兰,沿着一号公路,一路向北。

    出了奥克兰,走过一段封闭式高速,然后进入实际上属于高等级公路的highway。道路两旁,景色宜人,延绵而去的,不是农场,就是森林。白云也在天上飘摇,心悠闲释放如同站在云端张望。我已经在座位上坐不住了,而Shang却说,不急,越往后走,景色越美。

    然后看见了沃克沃斯的路牌。我们以兴奋的心情穿越而入,直抵马胡朗吉河(Mahurangi River)的一个停车场。

http://s15/middle/43892cd4g8b57508ab04e&690 

(图1:第一次穿越而入的路口)

    天气非常的好,天高云淡,让周遭景色分外惹人。伫立停车之地,面对来时街道,左前方就是一片绿地,有水鸟安静徜徉。

http://s2/middle/43892cd4g8b5750b880f1&690

 (图2:小镇一端风光)

    而右前方,就是一条主街。商场、餐厅、加油站等依次展开。街上,行人不多,偶尔有车辆来去。小镇特有的静谧安详,直达心底。

http://s15/middle/43892cd4g8b5750c7c9ae&690

(图3:小镇街道1)

    我的身后,就是马胡朗吉河。河的两旁,林木参天,有鸟儿鸣叫的声音,从林中传来。我仿佛静静站立在画中,默默享受这份安详和美。

    Shang非常坚定地给我说,这条街上,有几家咖啡非常好,他要去买两杯咖啡。我并没在意太多,因为新西兰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喝咖啡的人和喝咖啡的地方,都是多得不计其数。

http://s3/middle/43892cd4g8b575099f012&690

(图4:停车驻足)

    于是我端着相机,在附近溜达,Shang便去买咖啡。结果等了半天,也不见Shang回来。我忍不住走往河边。良久,才看见他端着两杯咖啡一路小跑回来,脸上带着孩子一般满足的笑容。

    一个纸杯里的咖啡,非常的普通。但一口小酌下去,我陡然瞪大了眼睛。香啊,满口溢香,回味无穷!无疑,是我能够喝到的难得的好咖啡,也是在新西兰喝到的最美的一杯咖啡。

    原来咖啡是现打磨的。Shang就站在那里,看着咖啡一点一点地做出来。我几乎能够想象,那静静等待的心情,等待那份流彩溢香,等待那份内心的满足。

    我能够查到的沃克沃斯小镇的人口大约是2800人,这个规模比中国国内的一个乡,大不了太多。有些人退休了,很不愿意住在城里,就把家搬到这里。当然也有些人,可能从小便生长在这里。

    Shang说,整个镇就这么大,在这里大家都是熟人,如果一样东西做得不好,都不好意思,也不可能延续到今天。

    其实,一个小镇,往往就是一个相对稳定而鲜明的社会体。一个小镇的存在,必然衍生出各种功能以满足人的日常生活所必需,这些方方面面相互联系的方式,就构成小镇历经历史岁月所形成的习惯和风俗。

    所以,逛一个小镇,细细品味一个小镇,如同翻看一本精致的小书,耐人寻味而不忍释卷;如同体会一个人,细细感知才能触摸到历经岁月打磨的别样品质。

    而,咖啡,便是这样一个小镇中,人情岁月浓缩的一滴精华了。品着咖啡,其实在揣摩着这个小镇的情感岁月,以及人情世故。

    一杯咖啡浓缩的细细雅量感受,便如同时光穿梭回到童年,那站在西南小镇爷爷的摊子旁,直勾勾地望着的那豆腐干。那块豆腐干,就是浓缩童年记忆的一一幅画,也是那个时代中国乡村的一幅历史写真。

    而今天,在沃克沃斯小镇,所感知到的,便浓缩为这回味无穷的一杯咖啡了。

    于是和Shang端着咖啡,缓缓地,沿着马胡朗吉河,散着小步。

    沿着小镇的马胡朗吉河边,是用木板搭建的码头和公园。天空飘着一点小雨,稍微有些湿。而清透湿漉的空气,让人觉得清新自由。
http://s2/middle/43892cd4g8b5750e64b01&690
                                    (图5:马胡朗吉河边)

    踩着木制的路,看见阳光下妈妈带着孩子在这散步,有孩子在四处跑动,有欢愉笑声传来。也有水鸟蹲在木桩上懒洋洋的晒太阳,慵懒得已经没有任何怕人的意识,看着来往的人如同看自己个头更大一些的伙伴,完全是一派和谐天人合一的舒缓闲适景象。

http://s13/middle/43892cd4g8b5750f5913c&690

 (图6:鸟与船)

    木制路的尽头,是隔开的步行小街,街道两旁,有很多临时搭出来的摊位,有很多人在这里摆着摊位。

    原来,这是附近居民,将自己农场里的一些产品拿出来,定期在这里摆出一个集市,集中进行交易。而且,有些居民把自己的一些二手用品摆出来,也捎带形成一个跳蚤市场。

http://s4/middle/43892cd4g8b575104d743&690

(图7:本地人小市场) 

    这很容易让我想到自己童年时代西南的那个叫做思贤的小镇,每周一次、后来每周两次的“赶场”。自然环境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人流数量也是不一样,只是,它所包含的人群生活内容,其实是一样的。而置身其中的我,对整个环境的理解,只是体现在眼巴巴望着一块豆腐干,还是美美而满足地品着一杯咖啡。他们,都是我们置身于一群人、以及一群人所构建的生活经纬度中、对生活感知的一种方式,也是在那种环境下,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感知。

    悠闲地逛了好久,便往回走。即便在这两千多人的小镇,依然看见了孩子玩乐的地方。有人聚集的地方便成为小镇,有小镇就有公共地,有公共地就有孩子玩耍的地方,这似乎就是新西兰。

    重新登车前,天气又放晴。在新西兰经常就是这样,一会下着小雨,一会又晴空万里白云飘飘。小雨洒过的空气,分外透亮,于是随意拍下一张河边的道路景色,觉得色彩分明。

http://s11/middle/43892cd4g8b575123475a&690

(图8:雨后河边景色)

    而再次来到沃克沃斯小镇,却是第二天的傍晚了。

    第二天从旺阿雷(Whangarei)出来后,路上遇见了彩虹。停车后我站在车外狠狠地拍照,以至于忘记了时间。

http://s9/middle/43892cd4g8b5751328118&690

(图9:再次奔往沃克沃斯的路上)

    彩虹下的田园风光诱惑着我,以至于移不动脚步。但,即便这样的美景,也不能阻止Shang对于那杯咖啡的怀念。他提醒我说,等会还要去沃克沃斯,去喝那咖啡呢。

http://s4/middle/43892cd4g8b5751510433&690

(图10:彩虹下的田野)

    对,还要去沃克沃斯呢。那个小镇,以一杯咖啡所蕴含的滋味,在召唤着我们。

    一路向南。

    很快天空下起了雨,我们几乎是在雨中冲进了沃克沃斯。由于我在路上拍照耽误了时间,到达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再加上下雨,天色有些黯淡。

http://s2/middle/43892cd4g8b57506c23d1&690

(图11:在雨中第二次进入小镇) 

    另外换了一个地方停车,于是面对着和昨天不一样的小镇区域。雨中的小镇依然安详,只是在暮霭中更多了一份沉静。

http://s6/middle/43892cd4g8b5751605a45&690 

(图12:小镇街道2) 

    Shang让我在路旁避雨,他则着急地向右边快跑去,要去找那咖啡之地。

    于是我便站在那里,看小雨濛濛在眼前落下,看雨下的小镇,从容安定,而内心,一如般平静。

http://s4/middle/43892cd4g8b57516f9593&690

(图13:小镇街道3) 

    在我站立的右边几十来米,居然就是沃克沃斯的图书馆。这个两千多人的小镇,也没有忘记一个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公共地、孩子游玩地,几乎都成了人群聚居的标准配置。

    图书馆的牌子前,有几只纯白色象海鸥的鸟儿笨拙地走动。偶尔有人从图书馆出来经过,鸟儿闪开路,让人经过;人过以后,继续旁若无人的散步,丝毫不理会仅仅两米以外站立的我。

http://s14/middle/43892cd4g8b57518e125d&690

(图14:沃克沃斯小镇图书馆) 

    一会儿,Shang急匆匆地跑回来,满脸失望,那种发自内心的失望,就如同少年时在学校邀请一位美丽的姑娘跳舞被拒绝时的失望。“最好的那家咖啡关门了,我们来晚了”。Shang很不情愿,喃喃地说。

    是的,新西兰的大多数商店,一到下班时间就关门了,而小镇,可能更多是依据太阳的光线强弱来决定关门的时间。所以对于中国人,这里的商店都关门太早。

    Shang沉默了半响,然后说:“我知道还有一家咖啡也不错,虽然不是这里最好的,但也是相当的好”。于是,冒着小小濛濛雨,冲将出去。

    好一会,Shang终于回来了,似乎很不情愿,似乎有些惆怅,似乎有些沮丧。另一家,也关门了。那杯期望中的咖啡,落空了,只剩下昨日咖啡余香怀想。 

    便是离开了,沃克沃斯,这让人怀念的小镇,也是让Shang挂念的小镇。留下些许遗憾,却是更强烈和清晰地唤起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感知和感恩。

http://s8/middle/43892cd4g8b57519d65e7&690

(图15:雨后黄昏沃克沃斯)

    旅行,就是一个感受和品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舒展开所有的感官、调集平日所积淀的所有有关人类的历史哲学文化素养,去咀嚼,去品味,去扩展身体与心灵的触摸空间,去细细怀想。这个过程,因为我们精神和心灵的唯一,而使得每一段旅程,都成为唯一和独特的生命记忆。

    而去体会一个小镇,便是去体会一群人的日常起居,乃至喜怒哀乐爱憎习惯。他们中的每个人以自己的生命岁月,塑造了那里的一草一树一木,一座房子一个窗花,一个市场一个店铺,甚至一个笑容,和一杯咖啡。看见这些,感知着他们,感知着他们的态度和存在的价值。

    就如同很多年前第一次背包去越南,既去了老布什吃饭的高级餐厅,也去了克林顿吃饭的豪华餐厅,而始终念念不忘的、至今记忆犹新的,却是奔往南方的那脏乱无比苍蝇伴随的地方长途汽车站外,一对中年夫妇摆着地摊卖的小菜。那份醇和清澈的笑容,那份无所摆弄的善良,和,那极其便宜却无比唯美的小菜。也许,那中年夫妇除了家庭生活,一生中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就是在重复地做着这样的小菜。而就是在这与生命同在的无限重复中,我从那小菜令人惊讶的美味中,感受到了那善良的人,对待生活的那份美好期待,以及对待生活的真诚态度。

    一叶便知秋。一个小物件,重复无数次,其实已经和做它的人,以及塑造这个人的环境,达成了精神上的契合与默契。他们,已经成为一体。

    沃克沃斯,那杯咖啡,对于我的意义,也是如此。

    沃克沃斯,咖啡余香。我想,我和Shang,都在这余香的遗憾中,怀念着那个小镇,那份安静,那份从容,那份醇和,那份包容,以及那里,能把咖啡做到极致的那种精致典雅生活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