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里岛,无论如何极端地描述它,它也只是一个小岛,一个地中海的小岛。把过多的溢美之词给予它,会妨碍我们探求这个美丽世界寻求极致的欲望。最美感受往往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个极限值,我们一直在接近它,却总要差着咫尺。就如象微积分求取极限值的时候,“无限接近,永无抵达”。
这“无限接近、永无抵达”的感受,曾经给了我想象中的惆怅。而这种惆怅,更也成了不断行走的理由。
我,单独把一段文字给予卡普里岛,当然首先是因为它的美丽,但更多的是因为,09年中秋那天,我主要的记忆留在了那里。
断崖绝壁碧海绵延的阿玛菲海岸线很有名,经常被各路驴子提起。我想《国家地理杂志》把这一带评为世界上5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是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发自内心是喜欢那种断崖峭壁的景致的,那里不仅见精致,而且见险绝,让人畅想中产生惊讶的美感。
而卡普里岛,毫无疑问是很小资或者大资的。那蓝色如碧的海洋中,白色岩石搭砌而成的卡普里岛,蓝白对比中显得格外灿烂;而岛上的氛围充满浓郁的悠闲雅致,绝对适合恋人。
但我在卡普里岛的时候,却是中国的中秋,热闹中免不了想起亲情血缘友情,也使得我的内心,在这种卿卿我我的袅袅靡靡中,略现孤独。
我是从苏莲托坐船离开到达卡普里岛的。我的概念中,似乎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卡普里岛的码头。
(图1)
卡普里岛离苏莲托和那不勒斯都比较近,也就几十公里,所以应该算那不勒斯湾入海口附近的一个小岛,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
卡普里岛也被称为女妖岛,估计也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有关。看来,地中海的航海文化确实是从古希腊就开始了,那2500年前就流传的行吟神话,隔三岔五的就是英雄在海洋中的生死关头故事。我在小的时候也算读了很多国内外的民间传说和神话,回头琢磨着,却很少见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大海中的拼搏内容。一般情况下,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生死关头一般发生在森林或者险峻山岭中。这种神话或民间传说的内容,其实暗示了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演进的基础。
如果非要给更卡普里岛增加点佐料以提高身价,那当然最好的说头是帝王。奥古斯都与提比略都把这个岛屿当做他们的消夏地,甚至有传言说奥古斯都在这里呆了十年之久。但如果你仔细地深究历史记录,提笔略在卡普里岛的做派行为,就不是简单的度假了,那是帝王展示残暴淫威之地。而对于伟大的奥古斯都,至少孤陋寡闻的我,仅就已经看过的书或资料,暂时没有看到他哪段时间可以十年不居于权利中心罗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美好的传说,是不能和历史的真相进行比对的。
但无论如何,卡普里岛是美丽的。美丽,首先在于湛蓝的海水、温和的气候、崎岖的海岸线、石灰白色的村庄、以及茂盛的植被。从高处望去,景色相当壮观,而海风迎面送爽,而那蓝宝石般,晶莹剔透的水面,让人心旷神怡。

(图2)
卡普里岛的蓝,是让人惊讶的,那种感觉是天地一色的湛蓝,让感觉都找不到缝隙逃出。而蓝天海水中,白色点点的帆船飘动,让人感觉如同童话梦中。

(图3)
而岛上,有有两座中世纪城堡遗迹以及天主教堂。另外临海峭壁上的房屋别墅,依然是让人感觉到具有特别美感的一道景致。有些别墅远远地顶在山顶,似乎有孑然一身的孤独,似乎也有离群而居的高傲和尊贵。
岛的附近有著名的“蓝洞”景观,只能乘船入内。所谓蓝洞,是一个位于海面上的天然洞穴。入口仅1米,长54米,高15米,深22米的洞内,会因太阳光而反射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蓝色光。我非常有幸成为一船人中很少几个看见这蓝光的人,那是一种很神奇的感受,确实令人惊讶,简直难以相信。但由于船过瞬间的事情,所以也根本无法拍照留存以资证明。

(图4:前往蓝洞途中,不是蓝洞)
在卡普里岛游览,可以选择公共汽车、出租车、船还有索道,但最好的,依然是徒步的闲散乱逛。

(图5)
而在大海轻风簇拥下,在满目湛蓝的包裹下,坐下来喝一倍咖啡,估计是整个岛上最为享受的事情。喝着咖啡,然后看来来往往的人,细细揣摩他们内心的矜持,感受他们如同色块的移动,确实是很暇逸的事情。

(图6)
记得那年在迈阿密的海边街道,坐着喝酒品巴西雪茄看来往的各国美女,感受到俗俗的生活也可以精益求精,乃决意抛弃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乃决意对自己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原谅,乃决意告别内心的精神炼狱。自那以后,便开始了工作之外世界各地走走的历程。

(图7)
人,原本就是要追求快乐的。快乐可以让我们沉湎乃至堕落,却也可以让我们更为从容,从容如水心境才可以真正地善待他人,才可以化坚硬为柔软。
卡普里岛是美丽的,却不是很想刻意地用太多的笔墨去渲染这种美丽。因为,所有的美丽最终都是要存在于心的,对于一颗感悟的心,最为美丽的,总是在下一个地方。

(图8)
于是,乘船,前往那不勒斯。那满目的湛蓝,留在了记忆中,随着海风任意飘荡。
(图9)
待得登岸,已是那不勒斯港口码头。码头背后就是乔安娜古堡。听古堡的传说让人惊诧,这女主人乔安娜貌美如花,却总是引诱男子到古堡幽会,之后就将一夜情人绑了扔到护城河里喂了鳄鱼。嗯,啊,世间真有赴死的风流。诱惑,诱惑,当美丽到达极致,诱惑也就到达极致,而极致转身背后,就走向了相对立的另一面。

(图10:乔安娜古堡)
而更远处的街道人流,让我感觉到那不勒斯的一点乱相。说实话,因为马拉多纳的意甲,我才如此熟悉这个城市的名字。而直到几个月前开始阅读了意大利国家史和古罗马史以后,才明白这本是亚平宁半岛南部的核心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曾经上演了多少时代和岁月乃至驻民的变迁。

(图11:那不勒斯街头)
只是没有太多时间,仅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简单逛逛,便动身再次前往罗马。待得在罗马安顿下来,已经是夜里。
打开窗户,小站于阳台,看夜色如漆,看明月皎洁。
哦?难道外国的中秋之月,也如同中国一般的圆?
此刻,在中国便是子夜时分,那些熟悉的亲人朋友都在熟睡。我却独自站在这万里之外的片尺小地,体会到行走在路的思念。

(图12:我的09中秋夜)
回想当时,其实是没有孤独在心的,只是如同朱自清先生写《荷塘月色》时一样,思绪多了一点、情感浓了一点罢了。一个中国的节日,只是一种催化剂,在某个时间点,把很多平时都小心翼翼尘封的感受,都唤醒而已。
09年的中秋,我在卡普里岛沐海风观湛蓝品咖啡,如同点燃一只烟一样点燃内心的淡淡从容和生命感悟。我问自己,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这个中秋吗?
那去年呢?08年中秋我在哪里?是的,是在内蒙乌兰察布的大草原。那寒冷的夜里,依然是明月当空,而我在睡梦中清晰地听到那清脆的呼喊声,从草原的那一头传来,把我从梦中唤醒。我在黑夜里,似乎感受到心灵的感应,却无法作答,无法作答。无法作答啊!
再往前的中秋呢?我似乎都记不清了。我只隐约地记着西南那个小县城的那月饼,今天看来如此粗陋,而当时却是孩提对美好生活的全部诠释。我陡然回忆起,我从小被告知的、曾经满不在乎的、今天才知道深入骨髓的,关于月圆的概念,那就是,亲人坐在一起,享受一点美食。
美不是因为月饼好吃,而是因为亲人在这一刻重温彼此存在对于彼此的意义。美,是因为,在一起。
再往前呢,能记起的,似乎只是当年在东北部队营地旁的山坡原野上,浩浩皎洁月光下,父亲牵着一个五岁的孩子,边走边讲着关于月饼由来的民间故事。
还有呢?几十个中秋呢,我似乎都忘记了。模糊中,似乎有独自在学校宿舍打电子游戏昏昏噩噩的样子,也有毕业后白手奋斗焦虑而心事重重的样子,似乎还有交错在一起完全分不开无法进行时间定位的邀五喝六吃吃喝喝的样子。而真的清晰记得的时候,确实的不多了。
而我最不能原谅的,却是05年的那个中秋,我绞尽脑汁搜罗也不知道那天我干了什么。我回忆着似乎感觉到,那时我似乎存在于各种压力下的自我压抑中,而自己也是如此在乎自己内心的苦闷以至于无意和无力去感知周围人的内心苦乐,更没有任何状态发自内心去表达哪怕一点形式上的关爱。那个月明中秋之夜,却有人独自在那简陋民房承受生命消失的苦痛,感受命运的无常,而四壁寂静无声,没有爱去温暖他。直到生命消逝于时光轨道的尽头,才明白,执着于小我,本是可耻。过分关注自我,将失去对生命本质的敏锐感知。
09年的中秋,我在卡普里岛,夜宿于罗马近郊。而在卡普里岛,我慢慢喝了一杯咖啡,在罗马近郊,我赏中秋之月。
卡普里岛的那杯咖啡,是美好的咖啡。就在山顶的角上的那个咖啡店,咖啡店外,是一个露天走廊,我坐在转角处,居高面对大海,拥有约180度以上的视角,任由那宝石的湛蓝浸透全身,从眼睛处流入心底,而那种自由的骀荡心灵,沿着视线滑向天边。

(图13)
在咖啡袅袅的香气里,我依稀都看见了你们,我爱的人,我在乎的人,我牵挂的人,在我内心永驻的人。你们让我明白了,爱多么重要;爱,被感受到,多么重要。

(图14:我的那杯咖啡)
(以此匆匆短文,怀念我的兄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