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at)

(2008-12-26 11:11:40)
标签:

旅游

原创

杂谈

柬埔寨

吴哥窟

分类: 亚洲见闻

    让感知的力量穿越光的速度,让生命因为感动而轮回。我知道,得到时间的自由,便首先要抓住光。那么让我们的内心极目四望,看到那天边的第一缕阳光;让我们感知的触角无限延伸,以超越光的速度靠近它,轻轻地握住它。或许,这就是人类靠近永恒的一种方式。可以吗?

那就坐在吴哥窟的某个寺庙的顶上,感受天边的第一缕光线慢慢浸透天边与丛林,感受天边的最后一缕光线在云背后默默隐去,感受内心的嘶哑与平静,想着历历在目的匆匆生命,以及似乎有些模糊的来世今生。那里的云,如此的安详,即便绚烂也透着安静。

时间,本就活在光线中。

我如约而至。我来到吴哥窟。本无期许,却似乎本已有一个约定。
  那日我来到吴哥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吴哥寺。苏鲁亚瓦曼二世(Suryavarman )12世纪中叶动员几十万人,从40公里外的荔枝山,以大象车、水筏搬运石材,前后37年,终于建成壮观华丽的吴哥寺。印度教“神王一体论”认为君王是神在人间的化身,君王死后解脱的方式是与神合为一体,因此需要生前决定死后与自己结合为一体的神,为他建造寺院。吴哥寺犹如天堂的宫殿,初期是作为苏鲁亚瓦曼二世供奉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神殿,也是其陵寝所在。只是不经意间却成了世上最大、可能也是最为精美的寺庙。    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吴哥窟的正门在西面,是广大的吴哥遗址中,唯一正门面对西方的神庙。面对数百米跨越护城河的石砌长道,顿觉气势开阔,宏壮而沉吟的典雅扑面而来,而石道直接引向最远端的莲花塔。190宽的护城河,和极目之处的象征须弥山的莲花塔,构成强烈的透视,象征着须弥山从水的混沌中浮出,既是宇宙的开始,又是宇宙的终极,既是时间的永恒,也是空间的无限。这种对空间运用所产生象征所导致的巨大震撼,和奥运会对空间的淋漓运用有本质的契合。他们都是东方哲学下的时间和空间、万物和归一的理解。

    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有着七头蛇( Nagas )的石雕横亘于护城河。七头蛇似乎是这里普遍运用的守护者,很精美,透着千年张望后凝固的厚重。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在他们的守望下,我一步步向外墙靠近。外墙东西1025,南北800。而靠近外墙,便是三个门塔,庄严肃穆。走入门,道比较窄并很暗。大概,走向心灵升华的路口总是这样。而一穿过,便看到霍然开阔的巨大空间,近500的长长引道直指向万物归一的中心。

    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继续沿着引道向前,可到两旁两座设计对称的长方形型建筑。这便是被称为“高棉艺术的珠宝盒”的图书馆。直到我走过,回头我才看见夕阳下,一位西方人舒展地坐在图书馆外的石头上,静静地读着书,我相信游人走过的喧闹和时光流过所卷起的尘风,都在这个时候在他心里消失了。我知道他的内心此刻一定明净,如水。可惜我没抓到这张照片。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图书馆前不远处是两个人造池塘,池塘上种了许多莲花。这个莲花塘是捕捉吴哥窟及其倒影的最佳之处。在这里我驻足很久。两个水池如同两面镜子,如同幻象一般清晰地映出远处的塔寺。正面看着的三个莲花塔,在水池前的角度却展开了五个莲花塔的真象。是啊,如此清晰明净,却又虚虚实实。面对水池,似乎沉迷而醉于幻象,却又迷朦中受到真象的牵引。我两次来到吴哥寺,在这个水塘前总是让我心生迷离和困惑,却又有醍醐灌顶的喜悦。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吴哥寺迷恋过很多人。我相信,那宏大的建筑可以给人震撼,但真正成为奇迹的是那种东方式的对人性的透彻领悟。仿佛吴哥寺修建的不是寺庙,而是心灵世界,那么开阔,对称,平静,明亮,却又徘徊于实虚,幻象与真实互为仰映。

走过莲花池,然后,登台阶,似乎被人称作“情人梯”。我不敢肯定。那是情人心里的想法吧,而对于亲近信仰的人,这里的每一个台阶似乎都坚定而庄重。于是我们接近吴哥寺的主殿了。依然是穿过信仰之路的门塔。无论是通过庄重的跋涉还是轻松的徜徉游走,来到这里都其实都感受到亲近信仰的路程漫长。也许正是这种漫长的焦灼等待,才能够产生直面主殿的释放感。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进入的主殿内部还分三层。

闻名世界的800的世界最长浮雕回廊,精美绝伦地呈现在第一层。石雕上生动地描绘出印度教经典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轲婆罗多》。我以前读过一点印度史以及宗教史,大概知道这两部史诗在印度教中的意义和地位。而在这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神王一体论”的象征,不断描述的众神与魔鬼的战争,实际上是在不断强化王神一体的君王存在的合理性。这个浮雕回廊很有名,几乎所有的旅游指南都有这片史诗的介绍,在此不多说。

最受喜爱的还是天女(Apsara)浮雕墙。这些天庭舞者裸露上身,顶华美头冠,显雍容华贵。或拈花微笑,或翩翩起舞,姿态优美,生动若现如随时从墙上跳将出来。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在观看浮雕长廊的同时,抬头环顾,立见层层叠叠,毫无缝隙。虽无五色雕梁画栋,却透过黑白石块,以一种沉默厚重的精致,表达着至高无上的尊贵。在这里,你顿然明白精致并不等于纤细。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吴哥寺主殿第二层是围绕塔顶的院落。四周则是精美细腻雕刻所成的长廊石雕。漫步其中,抬头便看见五座莲花塔在夕阳下高高伫立,似乎站立于天之上。五座莲花苞造型的石塔,代表着印度教中诸神所在地的须弥山。这宇宙的中心,便是万物归一的初始和归宿吗?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如果能够爬上莲花塔,便是最后一层了。和所有吴哥窟的寺庙一样,登上去的石阶倾斜度大、宽度窄,一只脚的宽度都放不下,因为是通往神的殿堂,所以人必须伏匍神的脚下,虔诚恭谨地一步一阶。人在登爬过程中,颤颤危危,感觉随时就会摔下去。但听人说,吴哥窟从来没有心中虔诚有神的人从陡梯上摔过,我不知道真伪。也许吧,虔诚心境也许自得平静。 

四处走走,主殿内部还有一些附殿。此刻,夕阳下的吴哥被澄黄的阳光轻轻披上纱衣,透着的宁静不可设防地进驻内心,在菩提树的招引下,透着温润的温暖。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用长焦仔细观察其其雕塑细节,居然觉得在温柔的阳光擦拭下,如此清晰,让人凝视成痴。真愿意时间在此刻凝固啊,让惊叹也如同这石块不变地固化千年。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偶然,我看见一位年轻僧人匆匆沿着高高的石阶边沿跑过,在倔强而优雅的窗棱前轻轻掠过。我悄悄定格了他奔跑而过的背影,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感动。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我还看见落日余晖轻轻抹洒在黑色的石头屋顶,而这些本来冷色的黑色建筑此刻如同复活一般奕奕生出光彩。是的,吴哥寺的建筑,面对着每天不同的光线,演绎着自己随着时光流水行走的生命。因为光线,静止演绎着动感,粗犷演绎着温柔,时间包含着光线,光线构建成万物有灵的生命表达。此刻我多少对于佛家“万物有灵”似乎有一点点感觉了。

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天色渐暗,我走出主殿,在莲花池前静静坐着看吴哥在池塘里的曼妙倒影看那夕阳桔黄在塔身上慢慢褪去看天上玫瑰晕红如莲花盛开慢慢变成天空唯一的色彩,而吴哥寺映着落日,透出沉沉孕育千年的光彩,将我的内心穿透,我觉得,那种美丽如此清澈,以至于面对黑暗的来临内心如此明净。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不变的是唯一的吴哥,变换着的是时间,还有随着时间变换的光线,在这里,时和光完美结合,表达着时光与生命的纠缠。 

我去吴哥寺两次,每次都是天完全黑尽,几乎最后一个人出来。黑暗中我无所目的地留恋,不愿意离去。记忆中那些美丽的忧伤,那些透彻心扉的生命错失,在黑暗中清晰浮现,却不再刺痛我的心。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吴哥寺,这个东方的神奇圣殿,如同千年契约的情人。那些石头的沧桑,浓缩着永恒岁月无尽的日出日落,表达着时间与光线的奇妙对立。而其中一定有一缕光会穿过内心的,循着它的方向,生命便可以找到突破光速到达时间永恒的方式。

吴哥寺,还有什么比这里更美的呢,每天吴哥寺都以不变的姿态,以特有雄壮与含蓄华贵,包容了一切。对着那些古老墙壁,感觉到生命的起点和归宿终于粘合在一起。日出,日落,须臾之间。时光穿越吴哥窟——吴哥寺(Angkor <wbr>Wa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