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 |
和朋友谈这首诗,发现两人的理解都让人笑得打跌。我奇怪为什么是绿蚁,难道是用蚂蚁做养生酒?我见过黑蚂蚁,白蚂蚁,绿蚂蚁还真是新鲜呢。不过这样想一想,诗人和朋友就应该是两个好道求仙的浪漫主义人士了。当然还要有胆量,才喝的下去,那“碧莹莹”的酒。想想真恐怖呢。朋友更搞笑,据说从前学诗默写时,总把第二句写成红泥小火锅。(口水ING)。天冷冷的,空气冷冷的。屋里暖暖的,因为有一只可爱的小炉子,而且还是红泥“小火炉”,幸福啊,如此延伸到现代生活,跳跃思维以为是要吃火锅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我觉得既然是红泥的,应该吃的是砂锅,不是火锅。里面放上些豆腐,海带,鱼丸子什么的。不时用筷子拨弄一下,泛上来几个香香的泡泡。这时候,我再微笑着邀请,就要下雪了,喝一杯行不?谁会拒绝呢。
后来查了一下,
注释:绿蚁:酒上浮起的绿色泡沫,糯酒常有之。《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萍。”后常以绿蚁称酒。醅(音佩):未滤之酒。
原来是这个样子。看来古人的想象力也不弱呀。难为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大的脑容量呢。不过个人讲不是很喜欢米酒那个东东,虽然偶妈妈做了之后哄着吃,我觉得那东西比较可疑,米饭不米饭,酒不酒。不要不要。偶想起在上海和朋友,偶不时能饮一杯无?偶干掉了整瓶的红酒。幸好不时什么产自。。。多少多少年的。不然又该被指责暴殄天物了。当然是有后遗症的。中英文夹杂着嘟囔,外加咬人。。。再早的想起和一群朋友在近春园里喝啤酒吃鸡翅,开心的一个个都飘起来。当事者没有一个不怀念那个日子。能吃那个小店的鸡翅也是我的奋斗动力之一呢。
扯远了,又想起一首和上面那首意境相似的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看第一句觉得潮热,第二句就透着热闹。第三句和第四句感觉像是视频回放。在夜里,一个人等着不守约的朋友,闲着没事儿,敲着桌子,灯花儿扑扑簌簌的落下来。这人真淘气儿。不过偶喜欢。
其实晚上谈话或者读书真的很有感觉。环境静,人心也静。想想现在要打写字楼工的人们,除了要坐班之外,比较悲惨的事不太可能在夜晚进行畅谈,秉烛夜谈,变成了古老的传言。
我脑中一个非常完美的意境或者场景就是乘夜航船,与朋友顺流而下做长谈。听桨声水声鱼儿咕哝声,金秀才又要讲,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