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二)初读《宋史》

(2024-04-16 09:09:01)
标签:

历史

文化

       今年的书香节本来打算买一套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结果一看有六十四本,而且每本都还超级厚。看看已经被堆了两层的书柜,这六十四本如论如何是没有落脚之地了。于是打算先买套《宋史》看看,结果各大网站找遍了,像样的版本只有中华书局的繁体竖排。我现如今正在读的王夫之的《读鉴通论》就是繁体竖排,读起来非常麻烦,首先竖排阅读非常不习惯,然后是繁体字好多似是而非,本来文言文理解起来就很费劲,还加上这些障碍,阅读真是超级费劲。所以要让我看繁体竖排的《宋史》(40册),还是敬谢不敏了!
       买不到我就想到去图书馆借——到图书馆借书,貌似大学毕业后就没有去过图书馆了。而到市图书馆借书我还是人生头一遭。第一次去是星期一,结果到了图书馆门口看到告示说周一闭馆。于是周四上午上完两节课后又奔图书馆而去。这次没有闭馆,借书的地方在一楼,自己扫码然后查找要找的书是否有,是否在馆,然后再根据编号进去自己找书。我找的《宋史》简体横排的版本(中华书局)编号k244,结果在一楼一眼望去全是i打头的书架(中国文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正在整理书籍的工作人员,她叫我到二楼去找,我这才发现有个旋转楼梯通往二楼。二楼空间不大,很快就找到了我要的《宋史》。我一次借了三本(上限),还书期限是两个月,我估摸着三本虽然接近三千页书,但看完应该不是难事。毕竟书非借不能读,借的书读起来总要快一些。借书流程相当方便,自己扫码填写信息就完成了。原本以为市图书馆好歹是一个市的文化脸面,怎么着也应该整得漂亮些。但是,藏书貌似不多,而且都很有岁月的痕迹,好多书架还是空的(书架不高)。不过我这次只去了一楼,或许楼上别有洞天吧。
        从上周四读到现在,才读到“本纪第十二(宋仁宗四)”,读的慢不是因为读起来有难度,而是因为这《宋史》的本纪相当地枯燥,简直就是一年十二个月的流水账啊。全是某月某日某某升官某某贬官,某个大臣薨了,某个部落叛了,某处献某物,某日地震某日太白星现等等。毫无文学价值可言,所以读起来也十分好理解——就是那些个地名十分不熟悉,为此我专门度娘了几张北宋地图下载到手机上,但往往还是找不到地方。《宋史》本纪有四十七卷,志一百五十七卷,表三十一卷;列传二百五十四卷。我估摸着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列传,不过还是先依次看一遍吧。这么一对比,《史记》《资治通鉴》文笔真是太华丽了,为什么都是史书,差距这么大呢?《宋史》能进入二十四史,过人之处是什么呢?我还是先快点读完再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