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乎?运乎?
(2023-05-23 20:38:15)
这两天刷了一个剧,《漫长的季节》,比起那些有颜无脑的偶像剧,这简直是一部可以封神的国产剧。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末,爱岗爱厂的劳模王响的儿子王阳爱上了在KTV勤工俭学弹钢琴的女大学生沈墨,原本应该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却是死亡收场的悲剧。百度出来的故事简介文笔不错,引用一下。小城桦林,此时,出租司机王响做梦也没想到,他还有机会遇到一个他此生最想遇到,又最怕遇到的人。是仇人还是故人?遇到了,就得有交代,给自己,也给儿子。小城桦林,彼时,火车司机王响意气风发,开的了二十挂的钢铁巨兽却管不好鸡毛蒜皮的三口小家,工厂摇摇欲坠,危机处处紧逼。一包身份未明的碎尸像一块石头砸在桦林的水面上,也砸在王响的头脑里,这片涟漪一荡就是20年,荡到秋叶泛黄,从未停歇。迷失的父亲,死亡的恋人、重逢的老友,因一个未解的谜题被困在三个不同的时代里,只为追寻一个跨越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真相,当谜底揭开时,时空融为一体,在漫长的季节里只剩命运的挽歌。
剧里沈墨多次提到命运,说她很信命。她的小手指和常人不同,有四条横纹。算命的说她命硬,她开始还不信,后来爸妈双双死于事故,她开始信命。她对王阳说我生下来命就写在自己的手上了,梦想成为诗人的王阳却告诉她她的命不是“写”在自己的手上,是“握”在自己的手上。王阳的爸爸王响也是个不信命的人,但是失去妻儿之后他也开始信命。九十年代末的意气风发的大学生龚彪也不信命,然而时间切回到2016年,油腻的中年出租车司机龚彪是信命的,所以彩票老板喊他买彩票,他会说“我没有那个命!”这部剧除了那个当上了局长的小李,貌似全员都拿的be剧本——不管信命的不信命的,不管是大学生还是街头混混,他们的命运,都是悲惨而残酷的。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最心疼的是沈墨的弟弟傅卫军,一个又聋又哑的靓仔,出场的画风狠戾凶残,还以为他是一切罪恶的始作俑者,结果他的狠戾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喜欢上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却被自己的姐姐给杀了。他坐在冰冷的石阶上无声哀嚎的样子像一匹受伤垂死的孤狼。然而为了保护姐姐,他选择承担一切罪责,最终身死狱中。如果真的有命运这个东西,这一定是个只会“雪上加霜”的存在。挣扎在底层的人,命运给予他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痛苦。
关于人是否应该信命这个问题,据说有这么一个说法。“年青的时候应该不信命,因为命运命运,是命和运,命可能已经注定,但运尚且可以争一争。毕竟即使“成事在天”也还有一个“谋事在人”。不过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不信命,那此人悟性就太差了。”这么说来,我还是信命信的太早了,如果能多挣扎一会,现在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漫长的季节》里殷红想要活成沈墨的样子,她却不知道沈墨过的日子却是所有女孩子的噩梦。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只看到别人生活中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或许有更黑暗的存在。不过不管命运有多悲惨,所有的人都还是努力求生。似乎环境越糟糕,人类的求生意志和能力就越强。这不仅让我想起我现在教的初一的一个女生,英语相当不错,在我的印象中是文文静静挺乖的一个女孩子。结果有一天的英语晚自习没有来,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这个女孩子早就心理抑郁了,因为她觉得活着没有意思。那天晚上她主动去找班主任谈话,探讨人生的意义,一谈就谈了一个晚上。我当时还觉得她大约不是真正的抑郁,因为她还能主动找班主任聊天,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然而后来她老是旷课,甚至月考都没有来参加,我想问题大约真的比较严重了。
“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亘古的问题,也有着非常标准的答案,但却很难找到正确答案。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里,年青人尤其是青少年似乎更容易陷入迷茫之中。或许这和这个时代并无关系,早在两百多年前歌德就给我们讲述了“少年维特的烦恼”——现如今青少年们的烦恼似乎和当年的维特并无多少不同,而且世人面对这个烦恼还是一样不知所措。
老教师们经常在抱怨完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之后都要感慨一下当年自己的学生时代,说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空着肚子上学,还动不动被家长老师又打又骂。但奇怪的很,那个时候却很少听到有谁谁抑郁了自杀了,至少他们自己没有见到过。那个时候的生命就像路边的杂草,没有营养却活得分外坚强。都说“饱暖思淫欲”,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渐荒芜,连杂草都无法生长——精神空虚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附属物吗?我不知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