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桓远之访古
桓远之访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86
  • 关注人气: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越史迹#兰若寺南宋墓园

(2018-11-18 12:21:53)
标签:

兰若寺

墓葬

南宋

杂谈

分类: 吴越江湖
       蒲松龄先生在志怪故事集《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小倩”,讲的是有一个浙江人宁采臣到金华去,在城北的一座名叫兰若寺的庙里休息。(“甯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这座兰若寺是什么样子呢?“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宁采臣非常喜欢这里幽静的环境,恰逢管教育的学政来金华视察,城里住宿很贵,于是决定借宿在这里。后面的故事里,他结识了剑客燕赤霞,又在半夜遇上了女鬼聂小倩。聂小倩为妖怪姥姥所迫,勾引男人供姥姥吸食人血,结果她色诱、财诱一生正气的宁采臣不成,反而爱上刚直的宁采臣,救了他一命。宁采臣也不负聂小倩所托,将她的骸骨带回家乡安葬,脱离了妖怪的控制。后来,聂小倩一直帮忙操劳宁家的家务,宁采臣的妻子去世后,又嫁给了他。金华的妖怪姥姥因小倩逃走了,心有不甘而找上门来,聂小倩让宁采臣用燕赤霞所赠的旧剑囊收服了姥姥,二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聂小倩还为宁采臣生了两个儿子。这篇故事本是旧时文人的一种意淫,但自1960年代开始,故事架构被香港电影采用,先后拍成或翻拍了9部影片,1960年影星乐蒂主演的首版比较忠实于原著,但影响最大的是1987年由王祖贤、张国荣、午马主演的版本,故事的气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更贴近现代人的心理,让兰若寺一名广为人所知。
       聂小倩的故事和本篇博文有什么关联呢?1987年版里故事发生地名字就叫兰若寺,而远之寻访的南宋贵族墓所在地也叫做兰若寺,这座墓园被命名为兰若寺南宋墓。2016年,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打算在兰若寺水库建设裸心湖酒店项目,在前期考古勘察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大规模、高等级的南宋时期的墓地。这个墓地位于青龙山和日铸岭之间的峡谷地区,小地名又叫皇坟山,直线距离南宋六陵仅仅只有6公里。
       兰若寺南宋墓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南宋墓。墓园选址采用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流行的丧葬习俗,具备完整的风水格局,属于典型的“怀抱之地”,由风水环境、墓园、坟寺等组成。墓园占地至少12000平方米,由四级台地构成。第一级台地被确认为“下园区”,由石墙包围的建筑区组成,功能类似于宋陵的下宫。二至四台地为“上园区”,发现了大殿、厢房、殿门、庭院、石墙等遗迹。
http://s14/mw690/001eCKGHzy7phZYm7370d&690
http://s7/mw690/001eCKGHzy7phZYCuOO76&690

【兰若寺南宋墓园全景】
http://s12/mw690/001eCKGHzy7pi078e8j6b&690
【兰若寺南宋墓园复原图】

http://s3/mw690/001eCKGHzy7phZYHd6i42&690
【上园区】
http://s9/mw690/001eCKGHzy7phZYQLXi58&690
【墓顶俯瞰墓园】

       主墓区由须弥座、环墉、阙楼、主墓室、隔墙、石挡墙等组成,没有封土,用方砖和石块铺顶的斜坡代替。主墓室为同坟异穴、东西并列的两个长方形墓室,用砖砌筑墙体,上有巨石覆顶。墓室在宋元之交被多次盗毁,但又有后期修补的痕迹,与历史记载的“妖髡毁墓”契合。众所周知,南宋覆亡后,元朝主管江南地区宗教事务的杨琏真迦盗毁了南宋六陵,兰若寺南宋墓大约于同时被毁。
http://s1/mw690/001eCKGHzy7phZYVfd680&690
【主墓区】
http://s13/mw690/001eCKGHzy7phZZ4Kleac&690
【须弥座残件】
http://s13/mw690/001eCKGHzy7phZZ6i1C6c&690
【下园区遗迹】

         在墓园东侧150米处发现了残存的兰若寺寺庙遗址,从遗物和位置看,兰若寺是墓地的坟寺。在水库枯水期,寺庙遗址才能见到。
http://s5/mw690/001eCKGHzy7phZZey32c4&690
【兰若寺现状】
http://s8/mw690/001eCKGHzy7phZZlaJh67&690
【墓室近景】

http://s5/mw690/001eCKGHzy7phZZWGy004&690
【主墓区全景俯瞰图】
http://s15/mw690/001eCKGHzy7pi005RHE3e&690
【墓室之左室内景】

       郑嘉励老师认为,兰若寺南宋墓建于南宋晚期,从规格和等级来看,最大可能是宋理宗的生父赵希瓐(音卢)。当然这只是推测,由于墓室内出土遗物很少,墓志铭也没有发现,能够直接证明墓主身份的证据还不够。但该墓园能够为推测南宋六陵特别是晚期帝陵的格局与形制提供一些参考。
      《宋史》载:理宗“父希瓐,追封荣王,家于绍兴府山阴县,母全氏。以开禧元年正月癸亥生于邑中虹桥里第。”赵希瓐是南宋宗室,燕王赵德昭的八世孙,齐国公赠楚孝莭王赵伯旿之孙,鲁公赠吴王赵师意之子,由于宋代帝系一直并非赵德昭一脉继承,所以到赵希瓐这一代已经和皇室血缘十分疏远,生前仅官至山阴尉,在他的儿子赵与莒(即宋理宗)七岁时就去世了。他的妻子全氏带着赵与莒、赵与芮(宋度宗之父)返回娘家,寄居在绍兴当保长的兄长家,赵与莒十六岁前与平民无异。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病危,权臣史弥远矫诏立赵希瓐之子赵与莒(宁宗赐名赵贵诚,后改名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理宗即位后追封父亲为荣王,谥文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