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家之言)流动性过剩考验央行如何担当股票IPO重担之平衡术

(2006-06-09 11:23:39)
分类: 经济观察
中国的资金大量过剩,银行流动性充斥,这本来就是一个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一旦控制不好,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一经释放,随便到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的狂涨。

在股市、债市收益率都不理想的原先,房地产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吸收流动性的产业部门,因此房价节节高涨,结果终于引发高层的严重担忧,并为此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连续出台措施进行大力度的调控,以期望将这种房价快速上升的情况抑制住。但抑制房价的上涨,又可能引发资金向传统的工业信贷领域转移,因此,央行也在4月底调升了贷款基准利率,以抑制较快的信贷增长速度。

不过过剩的流动性仍旧像洪水一样,即使堵住了两三个口子,还是可能在第四个口子爆发。最近4、5月连续暴涨的股市,成为了过剩流动性的主要接收者。特别是IPO,则成为央行流动性平衡管理的重大挑战。

在中国股市,中国银行等重磅股发行在即,加上有40多家公司已公布了再集资计划,令中国股市资金分流压力大增。目前中国已有46家上市公司提出再集资方案,集资额达426亿元,中工国际等四家公司的新股发行,预计集资31亿元,若中行上市申请顺利获准的话,市场融资总额更将突破650亿元。据中国工商银行的消息透露,近日有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入证券市场。在中工国际本周一(5日)进行申购当日,工行与券商合作推出便于客户证券买卖的中间业务“银证通”,转账交易共达18000宗,涉及资金14亿元,几乎达到以前一个月的交易量。在“银证通”交易畅旺的同时,近期银行存款流失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活期储蓄的下降最为显著。

显然,原先“炒新股必赚”的思维仍旧在主导现在的股市投资者。有业内人士预计,在中国股市的IPO开闸之后,预计有3000亿以上的资金会用于专业“打新股”。股市对流动性的这种吸收能力,是有关主管部门不能小觑的。

6月6日,仅中工国际IPO一家,就引发了各路短线资金纷纷出动,结果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大幅上升,加权平均利率升22个基点到1.97%,7天拆借利率达到2.09%,上升了14个基点。市场人士预计,共有约2500亿左右规模的资金参与了中工国际的申购,按此计算,中签率将在0.14%附近,远远超过市场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仅中工国际一家小盘股的IPO就引发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如此波动,那未来中行这样的大盘股上市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率将涨到什么地步?

在人民币汇率允许的波幅很小、外汇占款导致的放款压力很大之时,为避免能产生流动性的基础货币投放过量,央行仍旧有必要在国内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准,以降低国内市场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而现在股市IPO之后可能导致的银行间利率水平抽升,无疑将让央行备受煎熬:如果对此视而不见,外资流入速度可能加快,货币供应速度也可能大增;如果大加打压,股市流动性出逃,不仅股市的改革会受影响,也不能保证流动性不会在其他的地方翻云覆雨。

据悉,为解决资金分流带来的忧虑,央行在五月底召集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券商等六类机构,讨论了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的影响。而在过往两周内,人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分别向市场净投放100亿及50亿元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紧张”局势。

安邦分析师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真正解决之前,央行可能将持续受到“夹心饼”似的煎熬,以尽量在流动性管理上维持一种并不稳定的平衡。毕竟在股改之后,大量IPO上市,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改善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