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行开始开始新的长征路

(2006-06-02 13:59:51)
分类: 经济观察
2006年以来,虽然在股改和路演途中曾多次遭遇跌宕起伏,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银行股份公司(下称中行,香港交易所代码:3988)在其上市的棋盘上算得上步步为营。

尤其是近一个星期来,中行在香港的IPO更是风调雨顺,种豆得瓜。根据当初的预计,谋定于6月1日正式亮身香港交易所的中行,在5月24日的定价会议上确定了每股2.95港元招股价格——事实上,这一价格已达到了定价区间(2.50港元-3港元)的上限。

首日开门红
据业界人士披露,考虑到市场的波动性,中行在做出上述定价之时特地预留了5分钱的折让。尽管如此,来自市场层面的青睐和热捧依然让中行的IPO之旅热血喷张——即便是按照其预估募集97亿美元的额度来评价,也已是香港市场IPO最大集资水平的新记录;而业界分析人士事前还极为乐观地预计称,如果中行在IPO过程中行使超额配股权,其总筹资额完全有望达到111亿美元的天量。

令相关投资者颇为振奋的是,昨日(6月1日)上午十时,中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甫一如期挂牌交易,便以3.15港元的开盘报价赢得了各界的喝彩声。不难计算出,3.15港元这个开盘价,较之其招股价的2.95港元高出了6.77个百分点;紧随其后,中行股价升幅持续扩大,到昨日中午收市报3.375港元,升幅扩大至14%(其间最高见3.425港元,最低报3.15港元);而截至昨日下午,盘面依然是红透了顶——交易首日收市股价以3.4港元报收,比招股价高出了15%。当日成交金额超过200亿港元。

从香港股市近来不断呈现出的面孔看,中行此番登陆港市并非恰逢天时——5月22日,亦即中行认股结束的前一天,恒生指数经历了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单日点数的最大跌幅(507点)。此前分析员普遍表示,中行上市首日只会有5-10%的升幅。

业内人士认为,中行逆市上升,主要是由于一些机构投资者获配股票不足,需在公开市场上吸纳,因此成交活跃。除李嘉诚等多位香港富豪力挺外,“金融大鳄”索罗斯、有“中东股神”之称的沙特王子阿瓦力德也都大手笔认购中行股份。

恒指的新抓手?
然而,上述近乎“不祥的”市况非但挫伤中行的受宠指数,广大机构投资者和香港居民对中行股票的抢购热情依然是有增无减。据了解,在各方疯狂的抢购下,中行的公开市场发售部分在挂牌交易前已获得了约75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达380亿美元,刷新了香港市场新股发售冻结资金的纪录。与此同时,其国际配售部分的需求量达1200亿美元,获得约16倍的超额认购。此外,认购中行的散户已逾百万,亦创造了一项香港市场IPO的单项记录。

根据中行方面昨日披露的最新资料,此次在香港上市,中行共发行255亿股,其中公开发售部分占10%,共获得69倍超额认购,按照“人人有份”的配股机制,95万散户每人至少获配一手(1000股),认购4.5万股才会稳获两手,招股共冻结资金近2800亿元,这些都创下港股历史的新纪录。

毋庸置疑,中行此番在香港大市不好的情况下仍以红盘高开,出乎不少业内人士预料。而更让人充满希冀的是,中行登陆港市能否成为恒指抗跌的一只“新抓手”?昨日,恒生指数全日下跌了212点,不过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昨日恒生指数的成交额在中行拉动下高达540亿港元。

百年品牌开始新的长征路
继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挂牌交易之后,中行挂牌上市使其成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二家上市银行。以中行IPO价格计,其2006年底市净率(价格/每股账面价值)为2.18倍,高于建行去年IPO时候1.98倍市净率。在此考量的基础上,还有投资者分析说,中行海外业务基础较好,国内业务发展尚有余地,因此更具增长前景。

在昨日上午的挂牌仪式上,中行董事长肖钢表示,“中行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是国际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最成功的上市发行项目之一。”在他看来,这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中行这个百年品牌的认同。北京的业界专家则认为,中行此番成功上市,意味着其性质将发生根本变化,即由原来具有政策性质的国有独资银行开始转向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同时盈利或者说股东价值最大化将成为其首要目标。

跨过汉河,越过楚界,中行在香港上市棋盘终落定。不过,还有一丝更令人遐想的余音缭绕——对于中行而言,在其完成香港上市之后的最大悬念,当属何时登陆A股了。

“中行准备在H股发行上市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在A股市场发行,发行H股同A股的总规模不会超过扩大后股本的15%。”中行董事长肖钢在香港公开发售新闻发布会上的这番话,显然留下了耐人追寻的五字之谜——“最快的速度”。来自市场方面的传闻称,中行很可能在此番H股挂牌后立即转战A股,因而不排除最快在7月间上市的可能。

“虽然完成了从剥离不良贷款到财务重组,从引入战略投资者到上市等众多难题,中行这个百年品牌在新的长征路上任重而道远,因为它还将继续面临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等艰巨的任务。”对于类似的警醒之词,肖钢对此深表认同,他还表示,中行一向欢迎著名的国际投资者长期持有中行股票,中行也将不断改善经营业绩,为股东争取更大的回报——显然,要实现这些有益于股东和投资者的最基本目标,中行除了迎难直上,已别无他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