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根本在于切实扩大内需

(2006-04-07 17:31:15)
分类: 经济观察
截至今年2月份,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已取代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与之相关,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棘手。

众多分析人士乃至一些官方要员都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国家外管局最新证实的上述事实,在向世界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它又突出地反映出了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式不平衡”的严峻现状。

根据海关总署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累计贸易顺差将达到900-1000亿美元,届时这个数字定然是再创历史新高。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不断攀高的贸易顺差,除了会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它还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的不平衡性,加大经济贸易摩擦的发生频率。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性,对我国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的预期也会制造越来越多的阻力。不难看到,在我国实际资源输出大于输入的背景下,金融资产净流出和外汇储备资产却在大幅增加。此外,这种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性还会继续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我国能源和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载压力。

实际上,诸如以上种种负面效果的分析,早就在学界和公众中形成了共识,即如何有效化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性已经显得颇为迫切。令人瞩目的是,根据不久前发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已被列入今后要努力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笔者以为,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战略目标,不仅是“十一五”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而且它还可能延续到“十二五”时期,因此将其列入未来几年的擘划之列极具战略意义。

那么,该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呢?从理论的角度讲,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监测,继续推进银行外汇收支管理改革,同时不断改进国际收支统计手段和方法,提升国际收支分析预警能力等等。

而从当前官方屡屡表露迹象看,相关决策层面必将从今年起不断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譬如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短期资本流入管理和国际收支监测预警。

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说,还是从官方释放的政策导向看,其思路不可谓不全面。然而笔者觉得,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和经济的现状,要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根本恐怕还在于切实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换言之。应继续将内部均衡目标放在宏观调控的优先位置,同时避免外部非均衡的过度累积。

对于一个内需不振的国家而言,其汇率的稳定性和内外贸易的均衡性往往比较脆弱。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紧缩状态、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顺差压力加大的状态,故而,更是需要通过改善分配矛盾、加强民众社会基本保障等手段执行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