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济观察 |
LLH观点:食品类价格大涨带动1月CPI同比上涨1.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9%,达到10个月以来最大升幅,涨幅较去年12月份上涨了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7%;在八大类物价当中,以居住类及食品类的价格涨幅最大,具体数据如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2%;衣着类价格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上涨5.2%。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12月上涨1.3%。
将1月份与去年一年的情况做个对比,可以发现,1月份价格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食品价格,涨幅增加了0.7个百分点。由于去年春节在2月,统计局指出今年1月的CPI无法完全与去年同月相比。
那么1月物价反弹是季节性因素,还是暗示全年物价看升呢?美银证券预期,由于货币供应增长,今年中国的CPI可能增长2.5%,当前潜在的通胀压力很稳定。有经济学家指出,若扣除春节因素,物价上扬压力并没增加,加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将抑压物价上涨。渣打银行更是估计,今年中国CPI可能仅增1.2%。
*********
高辉清认为,除春节外石油价格也是一个重要拉动因素
[ 核心数据 ]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7%。分类来看,1月份的食品价格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12月上涨1.3%。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就此次发布的数据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博士。
记者:1月份的CPI出现了同比上涨近两个点的态势。不过这其中肯定包含着春节的因素在内。您如何评价这个数据?
高辉清:我觉得从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物价保持着一个平稳的走势。我注意到了统计局的特别说明,他们认为基于春节因素,1月份及2月份当月的数据与去年同月数据不完全可比。但客观上来说,1月份的CPI是呈现出小幅态势的上升,尽管升幅很小。
记者:那么您认为剔除春节因素,还有哪些重要因素拉动了这个数据的爬升?
高辉清:我认为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价格。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到,1月份的石油价格拉动了生产价格1.2个百分点,而生产资料价格总共才上升了三点几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石油价格对价格整体走势的影响和意义都是非常大的。
记者:我们注意到,本次数据包含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菜篮子的权重调整了。您如何看待这种统计方式上的调整?
高辉清:的确是这样的。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0%,油脂价格下降5.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4.6%,鲜蛋价格下降8.6%,水产品价格上涨4.1%,鲜菜价格上涨34.9%。
我觉得这种调整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它把食品价格的权重调低了,与此同时,提高了住房和服务在价格结构中的比重。这种变化符合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在食品方面的开销确实是越来越小了,在娱乐、教育、旅游、文化用品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开销则是越来越多了。
记者:在这次上涨的项目中,居住类价格上涨5.2%,这其中包括租房价格上涨的0.6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由于很多消费者对购房时机依然保持着观望态度,以至于租房市场景气,且其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
高辉清:我个人觉得上述所提到的居住价格还只是一个房租价格。实际上,在居住价格中涉及房租价格不是很合理。统计局的数据说房租价格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根据前段时间公布的数据,房租的上涨速度远远大于这个速度。一般来说,不可能一个人租房后马上转租给别人来赚钱,所以这是一个有效需求支持的价格。但是住房的价格是包括很多投机的成分在里面,除了有效需求,还有投资因素。
原来的统计数据里也是租房子的价格。这种价格虽经调整但还不是很科学。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居住类价格里面只包括租房类的价格,这样就永远不可能把房子的投机价格计算在内。如果不把这个考虑进去的话,有可能CPI会高一点,也会更准确一些。
记者:您长期关注着宏观经济数据,年前还对今年CPI走势有过预测。结合1月份的这组统计数据,您如何预期今后几个月的CPI走向?
高辉清:综合CPI、PPI以及对国家宏观调控路向的理解,今年全年CPI小幅、平稳往下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我的判断是,CPI可能会维持在1.5%左右。我认为,只要不出现负增长,对价格来说都是比较好的一个事情。而一旦跌下1.5%,经济就偏冷了。
[ 相关报道 ]原油出厂价同比升40.7%
本报讯(记者/苏稻香)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4%。
数据表明,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4.2%。其中,采掘工业产品价格上涨25.2%,原料工业上涨6.4%,加工工业上涨0.1%。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3%。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0.5%,衣着类上涨1.4%,一般日用品类上涨0.8%,耐用消费品类下降2.4%。
从品种上看,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40.7%,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个百分点。成品油中的汽油、煤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5.9%、22.6%和21.9%。
http://news.sina.com.cn/o/2006-02-23/09398281353s.shtml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9%,达到10个月以来最大升幅,涨幅较去年12月份上涨了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7%;在八大类物价当中,以居住类及食品类的价格涨幅最大,具体数据如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2%;衣着类价格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上涨5.2%。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12月上涨1.3%。
将1月份与去年一年的情况做个对比,可以发现,1月份价格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食品价格,涨幅增加了0.7个百分点。由于去年春节在2月,统计局指出今年1月的CPI无法完全与去年同月相比。
那么1月物价反弹是季节性因素,还是暗示全年物价看升呢?美银证券预期,由于货币供应增长,今年中国的CPI可能增长2.5%,当前潜在的通胀压力很稳定。有经济学家指出,若扣除春节因素,物价上扬压力并没增加,加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将抑压物价上涨。渣打银行更是估计,今年中国CPI可能仅增1.2%。
*********
高辉清认为,除春节外石油价格也是一个重要拉动因素
[ 核心数据 ]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7%。分类来看,1月份的食品价格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12月上涨1.3%。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就此次发布的数据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博士。
记者:1月份的CPI出现了同比上涨近两个点的态势。不过这其中肯定包含着春节的因素在内。您如何评价这个数据?
高辉清:我觉得从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物价保持着一个平稳的走势。我注意到了统计局的特别说明,他们认为基于春节因素,1月份及2月份当月的数据与去年同月数据不完全可比。但客观上来说,1月份的CPI是呈现出小幅态势的上升,尽管升幅很小。
记者:那么您认为剔除春节因素,还有哪些重要因素拉动了这个数据的爬升?
高辉清:我认为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价格。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到,1月份的石油价格拉动了生产价格1.2个百分点,而生产资料价格总共才上升了三点几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石油价格对价格整体走势的影响和意义都是非常大的。
记者:我们注意到,本次数据包含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菜篮子的权重调整了。您如何看待这种统计方式上的调整?
高辉清:的确是这样的。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0%,油脂价格下降5.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4.6%,鲜蛋价格下降8.6%,水产品价格上涨4.1%,鲜菜价格上涨34.9%。
我觉得这种调整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它把食品价格的权重调低了,与此同时,提高了住房和服务在价格结构中的比重。这种变化符合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在食品方面的开销确实是越来越小了,在娱乐、教育、旅游、文化用品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开销则是越来越多了。
记者:在这次上涨的项目中,居住类价格上涨5.2%,这其中包括租房价格上涨的0.6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由于很多消费者对购房时机依然保持着观望态度,以至于租房市场景气,且其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
高辉清:我个人觉得上述所提到的居住价格还只是一个房租价格。实际上,在居住价格中涉及房租价格不是很合理。统计局的数据说房租价格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根据前段时间公布的数据,房租的上涨速度远远大于这个速度。一般来说,不可能一个人租房后马上转租给别人来赚钱,所以这是一个有效需求支持的价格。但是住房的价格是包括很多投机的成分在里面,除了有效需求,还有投资因素。
原来的统计数据里也是租房子的价格。这种价格虽经调整但还不是很科学。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居住类价格里面只包括租房类的价格,这样就永远不可能把房子的投机价格计算在内。如果不把这个考虑进去的话,有可能CPI会高一点,也会更准确一些。
记者:您长期关注着宏观经济数据,年前还对今年CPI走势有过预测。结合1月份的这组统计数据,您如何预期今后几个月的CPI走向?
高辉清:综合CPI、PPI以及对国家宏观调控路向的理解,今年全年CPI小幅、平稳往下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我的判断是,CPI可能会维持在1.5%左右。我认为,只要不出现负增长,对价格来说都是比较好的一个事情。而一旦跌下1.5%,经济就偏冷了。
[ 相关报道 ]原油出厂价同比升40.7%
本报讯(记者/苏稻香)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4%。
数据表明,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4.2%。其中,采掘工业产品价格上涨25.2%,原料工业上涨6.4%,加工工业上涨0.1%。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3%。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0.5%,衣着类上涨1.4%,一般日用品类上涨0.8%,耐用消费品类下降2.4%。
从品种上看,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40.7%,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个百分点。成品油中的汽油、煤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5.9%、22.6%和21.9%。
http://news.sina.com.cn/o/2006-02-23/09398281353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