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股骨颈疝窝的影像诊断

标签:
转载 |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CT对股骨颈疝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总结经临床影像学诊断的8例
股骨颈疝窝的X线平片和CT征象。结果:8例股骨颈疝窝均为单侧单发病灶,X线平片仅显示7例,CT均表现
为股骨颈前方皮质下类圆形骨质缺损,内为较均匀液体密度,边缘清楚伴有硬化缘,最大径线为7-12 mm
。7例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股骨颈中轴线或其外上方的类圆形透亮区或硬化环。结论:CT能对X线平片不能
显示的或可疑的股骨颈疝窝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疝 股骨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有少数零星报道[2-6]。其中,国内高振华等对较大病例的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进行了较
为系统的阐述[4]。股骨颈疝窝常误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退变性囊肿等其他骨关节病,为增加对本病的
认识,提高其诊断或鉴别诊断水平,本文对临床和CT诊断的8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资料加以总结,报道
如下。
和CT图象加以分析。8例病人中,男6例,女2例。年龄25~51岁,平均42岁。左侧5例,右侧3例。8例病人
均无临床症状,均因外伤后或对侧髋部症状就诊而偶然发现。
和软组织窗两种图像。
清楚锐利的薄层硬化边,病灶周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图1,2)。其中,3例在病灶上下相邻层面内邻近
的皮质不延续光整,与病灶相连的局限性裂隙样缺损。CT软组织窗上灶周骨质缺损区内为均匀的液体样
密度,CT值约10~34HU,病灶最大径线为7~12
mm。所在髋关节囊未见肿胀或积液。
轴线或其外上方,其中2例位于股骨颈中轴线上,5例位于股骨颈中轴线外上方。7例中,5例表现为(类
)圆形密度略低的透亮区,周围伴薄层硬化边(图3),2例表现为(类)圆形的致密硬化环,边缘清楚
(图4)。病灶所在关节未见异常表现。
明显症状,常因其他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4,
5]。文献报道的临床表现与本组资料基本一致。
个由骨胶原纤维结缔组织、新生软骨和反应性新骨组成的反应区,其内有液体存在。反应区内常出现隆
起以及邻近的关节囊增厚、粗糙,并有皮质缺损区,暴露出髓质腔和骨小梁。国内有学者认为[1, 4],
股骨颈疝窝系股骨颈反应区的组织和(或)液体在前部关节囊和髂股韧带以及髂腰肌(腱)的机械性压
迫下,通过骨皮质疝入松质骨内而形成的窝状骨质缺损。病理上,股骨颈疝窝内主要为致密纤维结缔组
织构成,并可伴黏液样变[1,4]。
化环,边缘清楚。CT上病灶表现为股骨颈前侧皮质下的骨质缺损区,内为液体样密度,边界清楚,伴有
薄层硬化缘。病灶最大径线通常小于10 mm。
将此作为诊断此病的特异性征象[4]。但本组8例病灶中仅3例发现有此征象,这可能与病例太少或CT扫描
层厚较厚有关。
多数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本组CT诊断的8例中有1例在X线平片上未能显示,说明X线平片会因股骨颈前后
结构重叠而使小的病灶漏诊。CT则既可发现X线平片漏诊的病灶,又可对X线平片可疑的病灶进一步明确
诊断。
节疾病相鉴别:①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伴发的(类)圆形病灶:患者大多具有髋痛或髋部活动受限而就
诊,CT上具有股骨头缺血坏死较为特异的征象,即CT上股骨头承重区可见走行弯曲的模糊状硬化线或硬
化带,与星芒状结构走行一致或交叉。(类)圆形病灶硬化缘多模糊,大多沿模糊硬化线(带)附近分
布。X线平片上股骨头坏死表现为致密硬化带,股骨头塌陷变形,并可见类圆形透亮区掺杂其中。而股骨
颈疝窝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大多偶然发现。病灶孤立,其外围区骨质结构及密度无异常,股骨头无发生
断裂塌陷,必要时MRI检查即可作出鉴别诊断。MRI上“线样征”的有无是二者的鉴别点。②骨内腱鞘囊
肿:二者临床和影像学上表现相似,病理上也常很难区分,发病部位是主要的鉴别点。骨内腱鞘囊肿通
常位于股骨头骨性关节面下方,局部关节面可伴增生硬化,相邻骨皮质少有裂隙。而股骨颈疝窝在病灶
或相邻上下层面上大多可见与病灶相连的局限性裂隙样皮质缺损,不累及关节面。③骨样骨瘤:患者髋
部疼痛明显,尤夜间明显。CT上瘤巢内多有钙质样高密度斑点或团块,周围硬化缘较厚,邻近皮质无裂
隙样缺损,所在患髋关节积液。X线平片上股骨颈下方可见骨膜反应。④退变性囊肿:见于髋关节骨性关
节炎或髋关节退变性疾病,伴有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增生硬化及边缘骨赘形成等退变征象。囊肿多位
于股骨头承重关节面下,常为多个类圆形病灶簇集在一起,髋臼侧关节面亦伴发类似囊肿。而股骨颈疝
窝发病部位特殊,常为单发病灶,而髋臼常常无改变。⑤不典型骨转移瘤:有时可显示和股骨颈疝窝相
似的密度,溶骨性破坏,边缘不清而且周边无硬化环,临床上有原发肿瘤病史有助于鉴别诊断。
的股骨颈疝窝作出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