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座骑是威乐1.5MT,自2004年以来跟着我跑遍祖国东南西北,行车愈12万公里。目前它状态正佳,可是也感到它底盘离地间隙不够高,走烂路时有托底发生,再就是夏季开空调的情况下在崎岖山区道路稍显动力不足。今年我打算再次进藏,川藏线进入,青藏线或者滇藏线出。一路上有不少路段路况特差,担心威乐难以胜任,半路撂挑子,于是忍痛舍弃与我相伴8年的乐乐,决定换车。
提起换车,着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首先确定自己想换一种什么样的车子,也就是自己的定位,包括价格定位和性能指标定位;然后翻遍各个汽车网站,浏览各种品牌、型号汽车的性能指标,初步确定几个备选对象;继而对备选对象做深入调研考察,进入该车在各个网站的论坛,听取该车用户的意见和看法。最后选定了天语尚悦1.8MT。
为什么是它呢?理由如下:
首先它的价位在我的预算范围之内。我预先确定的新车的全部费用,包括购置税、上牌、贴膜、座套、3D脚垫等等不超过15万,
它满足这条且省下不菲的银两。
第二,要走川藏线就要求车辆具有较好的通过性。要保证通过性,首先要求车子的底盘要相对高一些。丰田花冠17,长城腾翼50仅16.5,MG
3ROSS
16.7,即使是以SUV形象出现的奇瑞瑞虎才18。SX4系列各款车底盘最小离地间隙均为17.5CM,在小车中属佼佼者。要保证通过性,还要求悬挂要调教的相对硬一些,在过坑过哇时车体不要上下大幅移动。这点恰恰是SX4的特点,当然减震硬使舒适性有所下降,SX4所谓跨界车就是在此二者中作了折中选择,牺牲部分舒适性以换取对各种道路的适应性,这也是为什么喜爱自驾游的朋友们选择它的理由。
第三,为什么选3箱尚悦,不选2箱SX4或者锐骑。这还与旅行有关,长时间长距离出游,要经历多省区,气候差异大,有些地方饮食条件差,因此必然要携带较多所需衣物、药物、食品、饮水,还有应付车辆故障的各种工具等等,这就要求有比较大的空间才行。如果仅仅是2人出行,2箱足可满足需求,可是长途旅行为了降低人均路桥费和油耗费用,通常都是一车3-4人,这样看2箱车就显不足了,因此选择3厢的尚悦,后备箱450升容积。
第四,为什么选1.8而不是1.6。如果不考虑走川藏线,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1.6,在一般运用条件下它已足够了,我原先1.5的威乐陪着我东北、内蒙、走江南水乡,三亚椰风海韵,闯大漠戈壁,草原湿地,都表现得可圈可点,相信功率比它大3千瓦的SX4
1.6也能愉快胜任。其次还考虑到SX4车身自重1.2吨,1.6排量有小马拉大车之嫌,在跑高速时必然油耗增大很多,酷热季节开空调时发动机负荷增大,水温高,使发动机工况恶劣,1.8排量大些这些顾虑则迎刃而解。至于油耗吗,以我的经验在高速或郊外道路,1.6与1.8差距不大,市区肯定要高出许多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同价位的花冠、MG 3 ROSS ,还有价位较低的腾翼50则各有原因。比较尚悦、花冠同价位配置较低,MG3
rosss比SX4
2箱还要小而且是贴牌车血统不纯,腾翼50只听楼梯响不见现车来,再加上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否经受考验还不得而知等等,不再详细详细分析了。
选了天语尚悦,不是说它没有缺点,如朋友们所说它A柱影响左转视线,内饰粗糙气味大,高速时发动机噪音过大,排气管易积水锈蚀等等,但是俗话说“人无完人”,同样的“车也无完车”,我们既然在车海之中选中了它,就要喜欢它,爱它,就要接受它的不足,要连他的缺点也一并喜爱,要用一种乐观的、释怀的态度来对待它。我很欣赏一些朋友,他们说A柱是影响视线,但是我们可以在左转时左右晃动身体来克服,其好处是既养成了左转时特别关注后方有无车辆、行人的好习惯,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又有利于活动颈椎,减缓颈椎疲劳,这样看问题缺点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好了,还没提到车就班门弄斧地罗嗦了一番,请朋友们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