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先天性椎管内占位病变(七)

(2010-06-24 09:04:49)
标签:

转载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三、辅助检查

MRI:显示椎管内硬膜外囊性占位性病变。囊内信号均匀,为长T1、长T2 信号T1相信号等于或稍高于脑脊液,T2相信号近似脑脊液。信号强度与其蛋白含量密切相关。囊壁强化不明显,可见于脊椎各节段的腹侧或背侧。单发骶管囊肿常见,也有多节段出现囊肿者。部分病例合并脊椎畸形。  CT扫描:囊肿在扩大过程中导致脊椎骨质吸收,CT显示椎体、椎弓、椎板骨质吸收或缺损。

脊髓造影:显示硬脊膜外肿物,少数患者造影剂流入囊肿腔内,可部分或完全地显示囊肿形态,以及囊肿与硬脊膜囊的相互关系。进行手术前后脊髓造影对比,有利于了解囊肿切除情况。

X线平片:可见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萎缩或骨质破坏,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背面内凹,椎管腔扩大。

腰椎穿刺常见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征象,脑脊液细胞数大多正常,蛋白含量可正常或稍增高。

四、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特征

青少年发病,渐进性加重。

(二)临床特征

患者双肩拘紧不适,双手麻木,重者喘气费力,双下肢无力,各节段根性疼痛患者,应考虑本病。尤其是合并胸段脊椎后突畸形者。

(三)影像学检查

脊椎MRI显示囊性占位性病变,呈长T1、长T2 信号,信号均匀。CT显示椎管扩大,脊椎骨质部分吸收或缺损。脊髓造影显示囊肿占位或/和囊肿显影,并与脊髓硬脊膜囊有蒂相连。

五、治疗方法

手术目的是切除囊肿,减轻囊肿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在不损伤神经根的基础上,分离囊肿,探查囊肿蒂,结扎蒂部,以免囊肿复发。对于多发者应逐个切除,不得遗漏。囊肿与周围粘连不紧密者大多可完全切除。对于粘连紧密、难以分离者,可正确处理蒂部,抽空囊液,或大部分切除囊壁,尽量减轻囊肿对神经结构的压迫。本病经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

                          (贺晓生,章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