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VVIIPP
VVIIP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94
  • 关注人气:4,6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序列

(2009-03-18 00:14: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序列即LAVA,特点:①采用超短TR、TE和小角度脉冲,高场MR的TR为3~8ms,TE通常为1~3ms,射频脉冲激发角度通常为10~15度。②往往同时采用多种快速采集技术,如部分K空间技术、半回波技术、并行采集技术、匙孔技术等。③层厚一般较薄,高场一般为2~5mm。④多采用容积内插重建技术,层间可有重叠,有利于三维重建(MPR)。⑤扫描速度快,根据参数不同,整个三维采集需要十几秒到数十秒,甚至仅需要数秒,如用于肝脏动态增强扫描,一次屏气可以进行多个时相的扫描,从而获得多动脉期的动态图像。⑥对硬件要求较高,多1.0T以上,高密度线圈。可同时进行肝脏动态增强和CE-MRA。高空间分辨力、高SNR、高对比。

    实际上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序列与用于CE-MRA的三维扰相GRE T1WI类似,TR、TE都很短,所采用的快速采集技术也颇有雷同,也都常采用容积内插技术,区别是前者的激发角度小,前者为10~15度,后者多为25~40度,因此用于CE-MRA的三维扰相GRE T1WI的T1权重更重,血管外的软组织饱和明显,血管结构显示更好,但不能很好显示软组织;而LAVA的三维容积内插扰相GRE T1WI序列T1权重稍轻,血管和软组织结构都能显示,但软组织显示较好,血管的显示则不及CE-MRA。

    与扰相GRE二维T1WI序列相比,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序列的优点是①在层面较薄时可以保持较高的信噪比。②没有层间距,有利于小病灶的显示。③可同时兼顾脏器实质成像和三维血管成像的需要。缺点主要是其软组织对比不及扰相GRE二维T1WI,因此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多用于体部动态增强扫描,而平扫则多采用二维扰相GRE T1WI序列。

 

  临床应用:

 

1、无需屏气的体部软组织动态增强扫描  主要用于没有明显宏观生理运动且对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分辨力要求不高的部位,如乳腺、体部或四肢软组织,无需屏气。在上述部位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TR会设置的稍长一些(1.5T通常为5~30ms),且所采用的快速采集技术也会少一些,于是TA有所延长,每个时相需要20~60s,但信噪比、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都会有所增高,利用该序列进行的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可以获得增强曲线,对于病变的定性诊断颇有帮助,也可以通过减影技术更清楚的显示病变特征。

 

2、体部脏器屏气动态增强扫描  用于存在呼吸运动或对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分辨力要求高的脏器,如胸部、肝胆脾胰、肾脏、胃肠道等。TR短(3~8ms),且所采用的快速采集技术也会较多,于是TA短,每个时相只需要20s,图像的SNR、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会有所降低,但完全满足要求。在1.5T或3.0T,每个时相的三维容积采集时间可以缩短至3~10s,一次屏气20s可进行双动脉期或多动脉期的扫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