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WI临床应用

(2008-07-27 23:51: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一、物理原理:

1、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即为弥散,受周围介质的影响,因而可间接反应周围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

2、弥散加权序列是在成像序列上施加两个180度反向梯度脉冲——弥散梯度,使运动的水分子失相位而信号丢失。

二、图像特点:

1、T2透过效应:

弥散梯度使病变有效TE时间延长即为T2透过效应,表现为一些长T2信号的病灶在DWI图像上也表现为高信号。

测量ADC值,并没有下降,可提示其弥散明显受限,甚至弥散加强。

2、各向异性效应:

水分子弥散在脑内受空间方向性介质如脑白质纤维限制,在不同弥散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弥散程度。如白质纤维束垂直于梯度方向,则水分子弥散受限,DWI呈高信号,高场MRI机采用三个不同的弥散梯度来消除各向异性效应。低场MRI机因只采用一个方向,影响较明显,如下图。

DWI临床应用

三、临床应用:

1、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因细胞毒性水肿,使细胞间隙变窄,水分子运动受限,ADC值下降,在DWI上呈高信号。

2、鉴别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内含角蛋白、细胞碎屑及胆固醇等物质,使水分子运动受限,ADC下降,DWI呈高信号。蛛网膜囊肿内为脑脊液成分,ADC明显高于脑组织,DWI呈低信号。

3、脑脓肿和脑肿瘤坏死鉴别:脑脓肿脓腔内含大量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及蛋白分泌物等,较粘稠,ADC下降,DWI上呈高信号。而肿瘤坏死区内基本为自由水,ADC值较高,DWI呈低信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