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 |
分类: 孩子的教育与健康 |
如果我们不能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孩子,那么他们永不可能形成独立的人格。如果我们总是高高在上,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只要他们一犯错就进行批评教育,那么即使孩子怕了我们,那也只是怕而不是服,更不会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经常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亲近他们,处处用宽容和理解待他们,让我们走近孩子的身旁,尊重他们,把亲子关系看作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以平视的目光,以平等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这种童心会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从成人思维中走出来,用童真的眼光去分析判断孩子的所作所为,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而且还会使亲子交往带上纯真的童趣,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所以做父母的,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童心。拥有一颗爱心,能使孩子接近你,富有一颗童心,能使你走进儿童的世界。
案例1小薇最近话越来越少小薇的妈妈向班主任李老师诉苦,她说,不知道为什么小薇最近话越来越少,一天到晚只有少得可怜的三句话。早上一句“妈,我走了”;放学回到家一句“妈,我回来了”;晚上睡觉前一句“妈,我睡觉了”。除此以外,小薇基本上就不说话了。问她,她就说没事,多问一句,她就说“不用你们管了,没事”。
小薇的妈妈试图和女儿好好沟通一下,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平时他们就跟孩子交流少,现在想跟孩子交流了,小薇却闷声不响,不愿意和妈妈聊天。小薇对班主任李老师说,她以前曾经非常希望能够和父母交流,但是每次话到嘴边,都被父母不经意地岔开了。而且,聊的内容也越来越没有共同点了,总是谈不到一块儿去,时间长了就更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了。
沟通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沟通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沟通家长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家长能够更好地对孩子实施教育。当出现问题,导致家长与孩子无法正常沟通时,家长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使沟通顺畅,不然会导致家长与孩子间形成隔阂,使问题无法顺利解决,孩子心里充满压力,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家长也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常常掉以轻心,或者不知道沟通从何开始,急于解决问题却又束手无策,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评析]有不少家长,因为缺少时间或精力,从而忽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和孩子沟通有困难,越是要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来改善沟通的方式。
我们再来看一则孩子的案例:李亮最苦恼的事情是平时没有朋友陪他玩。他父母工作忙,照顾他生活的都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对他生活上照顾得很细致,但是很反对他和小伙伴玩,他都上初中了,爷爷奶奶每次看见他在外面玩,也都要赶紧将他喊回来,生怕他出去乱跑出了什么差错,或者结识了坏孩子。即使李亮跟着父母的时候,愿望也难以实现。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平时最不喜欢看见孩子打打闹闹,尤其不能容忍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家被一群“野孩子”搞乱。所以,偶尔有几个附近的小伙伴来找李亮玩,也总会被李亮的妈妈想办法撵走。李亮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感觉生活非常压抑。平时在学校里也常受到老师批评,说他不会和同学们交往,同学们也都私下里议论他不合群。
现代社会中,孩子的孤独感普遍被家长们忽视了。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从小生长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空间里,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和同伴的交往远远比不了上代人。那些不合群或者具有自恋、恋物质倾向的孩子越来越多。据调查,大约有14.8%的孩子认为“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
家庭教育需要沟通,孩子渴望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沟通是简化矛盾、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只要家长能够很好地与孩子沟通,就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孩子常会感到各种压力,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孩子就会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否则,孩子就会用各种方式寻求解脱,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就算孩子没有压力,也会使家长与孩子间产生隔阂,为下一步的教育带来障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家长提供建议,需要家长支持,这个时候与孩子进行恰当的沟通会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0)未完待续
前一篇:孩子的教育--母亲的较量(八)
后一篇:杏林絮语--人病逝,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