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孩子的教育与健康 |
案例4千年警世钟
黑姬山位于本洲长野县境内,这一带高山连绵,冬季是滑雪滑冰的天堂。参加本期夏令营的会员多达750人,有些日本孩子只有六七岁,却也背着大背包跑来跑去,即使压弯了腰,也没有一个大人帮着拿。他们住进宿舍后还主动为本班去打饭,一会儿饭掉了,一会儿汤洒了,老师也视而不见,随他们学着去做。
夏令营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参加登山探险队,指挥部规定,凡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均可报名。也许,这一规定刺激了中国学生,7名月坛中学的学生报了名。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其中有4个男生,3个女生,除了一个初三毕业生外,均为高二学生。他们想:日本小学生都可以去,我们怕什么?
日本人登山探险之前的准备工作是认真和充分的。入夜,日本营员整理好被褥,悄悄地入睡了,一会儿便发出了均匀的鼾声。可是,中国营员却兴奋不已,打闹说笑不断。这一夜,中国营员大都没有睡好觉。
清晨5点,队伍出发了。我们穿过草丛,越过溪流,向黑姬山进发。我这才看清,走在队伍前边的日本队员,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是黑黑的脸庞,表情似乎单纯得只写着4个字:“我要登山。”
我们空着肚子,在密林中穿行了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腿如注铅,饥肠响如鼓。途中,已经有一个日本男孩捂着肚子宣布退出登山探险活动。我们咬着牙继续前进,来到一条山间道路旁,终于迎来了吃早餐的快乐时光。
早饭后继续前进。上山的路越来越艰难了,由于洪水冲出许多深坑,队员们只好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跳下来,每行进一步几乎都要四肢着地,手必须抓住树枝或裸露的树根。此刻,每个人都大汗淋漓,呼吸短促。
日本队员虽然大都比中国队员年龄小,却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步步扎实有力地向前走,而中国队员却步履沉重,总想休息。我也累得渴望多在地上坐一会儿。日本向导意识到中国队员的困难,特意让日本队员停下来,而让中国队员走在最前面。
“老爸,我真走不动了!”听到女儿的哀叹我回过头来,只见她一脸苦相。我说:“这儿已经没有退路了,谁也帮不了你。忍耐吧,人生没有退路。咬咬牙吧!”为了让女儿完全放弃对父亲的依赖,我故意退后,让她与她的同学们一起走。让我惊讶的是,许多中国队员情绪高昂,不仅说笑不止,还字正腔圆地一路放歌,给女儿不少激励。不过,日本孩子更懂得保存体力,没一个唱歌,全都悄悄走路。
当我们累得筋疲力尽之时,纷纷猜测已经到达七、八合目,可一问才刚刚第五合目,大家沮丧之极。在山沟里休息的时候,中国队员大口喝水,一杯接一杯。我偶尔发现,日本学生都小口喝水,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提醒中国学生:“咱们刚走了四分之一的路,饮水要控制!”
大约中午12点,我们终于登上了2053米高的黑姬山顶峰。
上山容易下山难,从黑姬山下来的人对这句俗话感受颇深。开始,大家下山一阵轻松。可是,不久便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队员们纷纷穿上雨衣,在密林中避雨。向导提醒大家:“打雷时,人要蹲下,不打雷时再继续前进。”雨中下山不但泥泞难走,还格外光滑,稍不留神就摔跤。所有队员几乎没有不摔跤的,每个人的裤子都湿透了,鞋早在泥水中浸泡过。中国学生一般都摔三四跤,而日本学生摔得要少一些。
在经历了14个小时的苦难煎熬之后,登山探险队终于返回了大本营拉博浪岛。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上,大统领伊濑知光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向每一位队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全场响起春雷般的掌声。中国孩子胜利了,可这胜利的基础牢固吗?
[评析]中国孩子并不弱于日本孩子,北京月坛中学的7名学生已经证明了这一事实。但是,中国的错误教育正在扼杀孩子的生命活力。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却几乎都会说一句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教育的真正隐患。
中日两国国民对待孩子及教育的态度的差异,或许才是两个民族的真正差异。一个让孩子置于死地而后生,一个让孩子置于蜜罐而后苦,这不是生与死的较量又是什么呢?
目前的教育,挫折教育已全面缺失。今天的孩子是“泡着蜜糖”长大的一代,物质上可谓丰衣足食,应有尽有;但他们的缺失也很明显,除了勤俭的传统美德,便是挫折教育的远远不足。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被不止一代人众星捧月般呵护着,家里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生怕他们吃苦或有一点点委屈。
黑姬山长长久久地屹立在日本长野,它像一座千年警世钟,留给人的震撼同样久久长长。
(5)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