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医院和CT室传得沸沸扬扬,说是CT室准备更新设备了。的确,CT室现在用的螺旋CT是99年元月投入使用的PICKER--PQ5000
螺旋CT,这是我们使用的第四台CT机,已经使用了七年多了。就像人老了一样,这台CT机已进入暮年,时不时的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没办法电子元件总是有寿命的,总要老化的。每次机器故障,临床科室就急得嗷嗷叫,天天问机器何时能修好,因为现在临床可以说一步也离不开CT了。于是CT设备的更新便提到医院采购的议事日程了。消息一传开,各大CT厂商的销售代表便蜂拥而至。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比较,我们现在倾向于SIEMENS的Somatom
Emotion 16 ,这是一台16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前天,SIEMENS的销售经理和一个技术工程师专门来到科里介绍这种16排螺旋CT的性能和优点,我们足足听了近两个钟头,听后还是有不少收获的。现在许多医院的螺旋CT都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要上都上多排螺旋CT,我们医院也不例外,但是现在最先进的是64排CT,但价格太高,报价要一千多万,而且卫生部有规定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购买64排CT,只有医院床位达到1500张,年收入2亿元以上,主任医生5人以上的医院才有资格购买,所以16排CT便成了许多医院的首选,而SIEMENS
这款16排CT据说是第二代16排CT,除了保留了第一代的所有功能外,还采用了液态金属球管,超高速稀土陶瓷探测器等新技术,更主要的是SIEMENS把一些只有在64排CT上使用的技术下嫁移植到了这款16排CT上了,所以它具有64排CT的大部分功能,所以性价比很高,这也是我们倾向于这款CT的原因。
这两天我一直有一种紧迫感。因为随着机器设备的更新,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我去掌握。尽管关于多排螺旋CT的知识和应用我以前看过一些杂志介绍,但真正要自己去应用,那点知识可谓杯水车薪,是远远不够用的。
对于影像医生来说,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往往能够拓展我们诊断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大大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比如16/64排CT的发明和应用,除了能够具有普通螺旋CT的3DSSD,MPR,VE,CTA等诊断功能外,还可以进行诸如脑部,体部灌注成像,肺小结节分析,造影剂自动追踪,骨密度成像,肺通气分析,图像融合,齿科成像,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冠脉钙化积分和心脏成像,所有这些新技术和手段无疑为影像医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再学习。
所以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又有大量的书和杂志要看了,注定又要忙并充实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