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怎么变成糖衣炮弹的?
丛心开史
河北省辛集市中里厢乡泊庄村村民委员会在清查上一届班子留下的账目时,发现一个巨大的黑洞。在名目繁多的请吃送礼账目上,有一类送礼项目很刺目:1995年至2005年,送出鸡蛋1334箱,合计201320元,辛集市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没遗漏。泊庄村村委会主任刘铁链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每公斤6.5元的批发平均价格计算,这些鸡蛋少说也有30吨,能装一火车皮。(1月5日《中国青年报》)
制图:陶小莫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拓展,各种雷人雷事花样翻新频频曝出,已经将受众锻炼成为见多识广、处变不惊的理性人。然而,价值20余万元的千余箱鸡蛋被村委会派送到市里所有的行业部门,作趋炎附势的资本,还是出人意外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无外如此:村委会送礼的方式好有个性,宁落一屯,不落一人,市里所有的衙门口一概孝敬到位,10年来坚持不辍;送礼的技巧很精明,村干部不花自己一分一文,以村委会的名义,慷村民之慨,即可做感情投资,又可能中饱自肥,可谓一举多得;送礼的账目很有学问,来龙去脉笔笔有案可查,即便有朝一日暗度陈仓之术遭识破,也可以以污点证人的身份明修“战”道,与村民和收受鸡蛋的机关单位“分庭抗理”。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村委会,对送礼哲学是颇有研究的,事实证明也是实惠实用的。要不然,为什么送蛋献礼工程坚持了十年之久,市里机关单位都没有表示反对,更不用说勒令叫停,或者严加查处了。可能的理由是,这些机关单位都很有人情味,个个都信奉“官不打送礼人”的人情哲学,既然“送礼不要两头害臊”,那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管你送的是鸡蛋,还是金蛋,照单全收便是了;必然的原因是,收受好处在辛集市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已经蔓延为让人心悸的通病。
而这种通病,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比如,村委会送蛋仅仅是让各机关单位尝个新鲜吗?恐怕不那么简单。无功不受禄,各机关单位吃人嘴短,会不会假权力之便投桃报李?裹着利益外皮的鸡蛋成吨送往各机关单位,一送就是10年,必然已建立了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从而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见不得阳光的污秽行为一网打尽……事实上,种种担忧无不成谶,从马占午拍板送鸡蛋的效果看,10年间已经获得丰厚回报,他先后当选为辛集市十大人民公仆、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遑论面对村民主张民主权利时,又有哪些机关单位敢揭下他的保护膜?
鸡蛋变成了糖衣炮弹,权利必然会变成软蛋。一本村委会老账翻出10年的蝇营狗苟勾当,反腐是不是也能“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是我们对河北辛集市重塑形象的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