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心校长实名推荐成为实名作践

(2009-11-20 22:08:51)
标签:

实名推荐

北大

保险

高考

分数

钱钟书

吴晗

丛心开史

杂谈

当心校长实名推荐成为实名作践

                    丛心开史
    这些天,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将首批享有推荐资格的学校搞得疲惫不堪。这不,南京师范大学附中首推名单刚刚公布,湖北方面便紧随其后,迅速将首名校长推荐学生推向前台。与此同时,浙江、河南等地资格学校也不甘人后,目前正忙着推荐评选的相关事宜。正所谓,各地神经兮兮,推声彼伏此起。
    而观诸各地推荐学生的理由,除了局部存在微差,其他绝大部分的硬指标几乎大同小异,即首先要求学生成绩必须得“刚刚地”:南师大附中的匡超能被千里挑一推出来,理由是:成绩年级第一,学科竞赛考得很好;湖北武汉二中的宋轨凡是因为“经常考年级第一”。河南郑州一中亦如此,条件是“成绩必须居年级的前百分之三”。
    很明显,学业成绩举足轻重,以压倒性的优势决定着推荐资格的归属。而这么做的目的,笔者以为,除了以“能者上、庸者下”的硬标准取信于众,怕还有拿推荐权当游戏玩的敷衍心态在做怪。更要命的是,仅以应试教育下的分数定乾坤,而不采信其他的评价标准,恐怕还有两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初衷:一是等于给被推荐的学生上了升北大“双保险”,从而保证了高中的升学率。二可保证学校在推荐问题上自证清白,避免横生枝节。这实在是推荐制的悲哀!是对人才选拔制的亵渎!
    必须承认,北大施行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初衷是积极的,是希望给那些未必有把握通过高考独木桥进入北大、却有着某方面超长的学生以深造的机会,将他们培养成真正的人才,就如数学只考了15分,但英文、国文超强的钱钟书,或者数学得零蛋,但文史、英文均满分的吴晗。而绝不是等着各高中把得分高手加上推荐制的保险,机械化地献给北大冒充“人才”。

    倘若享有推荐资格的39所学校,不能深刻理解北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苦衷,不能突破唯分是举的框架思维,不能切实担负起输送高级人才的重任,不能抛却追求升学率的一己私利,那么,这种有名无实的推荐制只会让理想中的北大大失所望。


作者景田,评论撰稿人,版权所有,严禁转载他用,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