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归来小沈阳丫蛋红得发紫
丛心开史

本博所有照片为报社及摄影记者朋友的产权,严禁转载他用,违者必究。
中午停车的时候,在报社门口遭遇人流拥堵,害得我废了好大劲才找到停车的地方。院子里繁星般布满了很多不认识的、但表情兴奋的人们,有男也有女,有老也有少。这种群情激昂的阵势让我倍感熟悉,似曾在哪里见到过,哦!想起来了,当年什么超男超女(李宇春,付辛博井柏然)来报社做客的时候,就一度营造过人潮涌动的壮观景象。

看这小棉袄的颜色是不是红得发紫
然而我又感到有些陌生,觉得似乎不够资格称得上是粉丝或粉条,或者说,和这些大冬天宁可挨饿受冻的粉丝相比,我甚至惭愧得连做星空里一粒尘埃都大受了抬爱。我太落伍了,连小沈阳来报社做客,都没有激起我稍加狂热的追捧意识。
不过我并不是不喜欢小沈阳,相反地,是打心底很爱很爱这位东北特色浓郁的小伙子——一位出色的二人转演员。而且他演过的二人转段子、小品我大多都看过,每次都笑到鼻涕眼泪横流。这种“笑果”此前只有赵本山、他的师傅曾搔挠过,此外,我还真的没有被哪个星哪个大腕撩拨到前仰后合,爆笑忘形。
我喜欢小沈阳,因为他的艺术天分,因为他的平易亲和,因为他的卖力表演,因为他的机智诙谐,因为他的小品情节。可我却不爱那么近乎狂热地去追捧他,我愿意像对待李咏、马斌、王小丫等明星大腕那样,见面的时候热情地冲他点头,致意,如果我愿意,而且人家也舍脸,彼此握握手,传递一下我的爱慕,也就足矣,至于,拥抱、狂喊,泪花飞溅,忘乎一切地追
讨签名,恐怕不是我的行事作风。否则我宁愿选择像看到隔壁小二一样,熟视无睹,而给那些狂热的粉丝粉条们多一些和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我发现,在艺术追求的世界里,他们其实比我的血液至少要高几十或者上百度的高温,所以,我愿意在蜂拥的追星族面前做个安静得近乎冷血的旁观者。

小沈阳由央视春晚的艺术殿堂走下,身价据说涨了200倍。从昨天粉丝粉条追捧的拥挤场面观之,人气指数也该是呈几何数据一路上扬。此情此景,我更不应该去扎堆凑热闹。于是,我选择了在楼上电脑前写评报,顺带看看当天的评论选题。然后在安静地坐在办公区域里分享难得尖叫声,议论声此起彼伏。突然,有职业的冲动占据理性高地,对,何不写写走下春晚殿堂的小沈阳,用评论的方式。

特别向支持热爱小沈阳的粉丝粉条们交代一下,写评论的初衷绝非要给小沈阳泼冷水,也绝无非议发难的不良企图,只是想在他事业走向高端艺术殿堂的时候,用评论人的理性冷静善意地提个醒,叮嘱他并他的粉丝粉条,小沈阳尽管很火,很可爱,很搞,但远非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起码和他的师傅赵本山相比,小沈阳还有很大需要锻造的空间,而这些需要时间勤奋去填补的空白绝非是一夜成名和万千拥趸所能代替的。
所以我们在仰望星辰的时候,不应忽略给星辰一个增辉的外力,这个外力就是客观而冷静地对待刚刚走红名人的态度。

我可不希望,热捧和飘然把小沈阳忽悠成昙花一现的艺术青年,却希望他修造成超越本山,取代本山的艺术大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笑声和艺术。







生活中的丫蛋很美很时尚
未经允许擅自转发
特此向本报摄影记者致敬致谢致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