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请饶了你的老宅吧

(2008-09-03 16:42:27)
标签:

杂谈

            大师余秋雨那点儿“房”事 

                        丛心开史

    大师余秋雨昨天又火了一把,不过这次火爆的原因既不同于出版《文化苦旅》的名声鹊起,也有别于在选秀节目中的文而优则评,而是有人突发奇想,非得要把余秋雨家的老宅鼓捣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0904/000cf1a48ae60a299cfc03.jpg

    据《楚天都市报》的消息:这个极富创意禀赋的人名叫余孟友,是余秋雨老宅所在地浙江慈禧市桥头镇的文化站站长,他向记者介绍了余秋雨老宅的基本情况:老宅位于桥头镇镇头,2层7间,是余秋雨少年时生活的场所,后易主。几年前,昔日的老宅少年,如今的饱学大师余秋雨衣锦还乡,遂将老宅重新买下,并转赠给当地政府。政府感其诚,当即表示要好好地保护修缮。

    于是就有了目前“修旧似旧”的余秋雨故居。余孟友自豪地说:“一切都是按照余秋雨老师散文里对老宅的回忆来进行布置的。”而据知情人士报料,余孟友这句话是有所保留的,因为有些情况说出来实在太不好意思,比如为了烘托余秋雨少年爱读书这个主题,特意买了书架应景;为了展示大师少年卧房,特地买来仿冒的老床牵强附会等。

    即便如此,余孟友还是觉得挺自豪。他表示,经过修缮,“余秋雨老宅申请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希望很大。

    难道真的是希望大大的吗?我们为此请教了权威专家的观点,他们均表示,目前申请名人故居为文保单位大多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旧居,名人大多已不在世,二是名人的历史地位早已奠定。像桥头镇这样为活着的名人故居申请文保单位的事,还是头一次听说。

    倘若按照专家的意见,那么我看余孟友的巨大希望恐怕要悬乎。理由是,其一,余秋雨暂且还不是“历史”,他不但硬硬的还在,而且还显现出老当益壮的神勇。不但保持在文化界的活跃状态,而且投身到娱乐圈中发展,语出惊人,精气神十足,哪天摇身变为“娱乐超男”也不为怪;其二,余秋雨是大师不假,但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几何?按照中国人盖棺定论的传统,现在还真是个难题。假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生拉给活蹦乱跳的大师作定论,是不是要担负咒大师早死的嫌疑呢。一旦闹不好,不要说大师本人会跟你玩命,就是他的那些粉丝们也会用唾沫星子把你淹死。

    看来余秋雨故居申请文物保护单位的事恐怕没有凭想当然那样简单。除非看在经济利益的份上,桥头镇文化站做些超越历史时空、惊诧亿万民众的大动作,把上述两项本来不达标的硬件给达标了。

    如果一切顺利,余秋雨老宅文保单位指标不但能申办成功,而且还能借助“缅怀”名人、惩罚肇事者的效应,吸引滚滚财源。我们还可以更深层次展望如此而为的历史贡献:一大批活蹦乱跳的大师被粉丝们提前缅怀,在他们的家乡,大师们的老房子被重新买下来,并由此带来各种行业的风暴革命:修旧如旧的手艺人身价倍增,得配经纪人,出场费给的低还想邀请者,干脆滚蛋;名人文物大卖;大师们小时候的尿罐子不管真假,一律沾光涨价;和大师同龄、打出生就没换过新床的人发了,谁要买赝品床冒充大师摇篮,不给个好价钱干脆免谈……

     呜呼!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此事因余秋雨而起,那如何收场归根结底就得由他老人家来表态。我想说的是,余老师,为历史贡献计、为众多名人的生命安全计,您还是饶了你的老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