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土得掉渣的朝阳话扬眉吐气

(2008-08-29 13:41:06)
标签:

方言

朝阳

普通话

杂谈

媳妇

慈禧太后

清朝

辽宁

丛心开史

为土得掉渣的朝阳话扬眉吐气

                       丛心开史

    看了志东兄的稿件才知道,经辽宁省语言文字应用中心专家评定,在全省十四个城市中,一向被讥为笑柄的朝阳话竟然力挫群芳,坐上全省最接近标准话的地方话头把交椅。这多少让遭受歧视甚久的朝阳话找回些张嘴开腔的自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说浩浩荡荡的渤海吹出大连人的满嘴海蛎子方言,崎岖婉转的辽西走廊抻长了锦州人执拗的干豆腐腔,那么我宁愿相信,是山光岭秃、水瘦地贫的三燕大地孕育了土得掉渣的朝阳话。也正因如此,这种滋生在穷山恶水中的地方话就多了些卑贱的色彩。

    而据我这位土生土长的朝阳人了解,朝阳话在稍远一些的年代是不卑贱的,恰恰相反,就曾经像如今的普通话一样受到过尊崇。那是因为,历史上的朝阳并不落后,是个水草丰美、林茂地肥的富庶地区。不料,这种状况到清朝时期便发生了恶变,清朝老佛爷以及达官贵人们总要在冬天里烤火盆、吃火锅,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木炭供应,就把朝阳这块宝地上的林木给盯上了,于是斧钺铿锵持续不绝,没用多久,就把朝阳搞得水瘦山寒,没有了遮挡,濒临内蒙古的大风沙场,敞开口子吹进来,直到把朝阳生态环境吹成穷山恶水。

    “穷山恶水出刁民”,按照这个经验论推断,刁民口中是不会说出什么金玉良言的,而必定尽是些污言秽语。久而久之,好端端的朝阳话就成了辽宁最卑贱的方言,恶名远播。

    我去长春上大学报到第一天,是操着地道的朝阳腔的。系里的副书记问我名字时,我只说了三个字,人家就问我是不是辽宁朝阳的。完后,他还不忘补充一句“朝阳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言语中充满诬蔑和歧视,这让我心里很是不爽。所以打那之后,每当见着那位副书记,我总是要开口说话的,我认为,他可以不尊重我的朝阳话,但我不能不尊重生我养我的土地,因为朝阳无罪,我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的好恶去歧视自己的故乡和方言。

   不过,并不是所有出娘胎就说朝阳话的朝阳人都像我这样不以朝阳话为耻,反以为荣,有些朝阳人是很排斥朝阳话的。认为朝阳话说出来不雅,听起来难听。所以在一些外地人讥笑朝阳话的时候,他们也会加入到抵制朝阳话的行列。

    我就见过这样的人,操着一口地道的朝阳话,去沈阳打工,三两个月后回家过年,已然一派被沈阳同化的架势,不再说走为zou,而说成zhou.不再说去“我”家坐会儿,而是说成去“咱”家坐坐。若不是有人提醒我少惹事,我都想去同他探讨,要不要面对很多大老爷们的时候把他的糟糠之妻称为“咱”媳妇。如果那样,我想他肯定不会再被乡人厌恶,相反会得到不少男人的赞同。

    这下好了,语言方面最权威的机构发布了声明,说朝阳话是辽宁最标准、最接近普通话标准的方言,而且,新闻媒体也都大张旗鼓地加以报道,肯定朝阳话在省内的标准地位。那么身为朝阳人,就不必再扭扭捏捏以避讳说家乡话了。来,大家跟我一起来说标准的朝阳话:“上你们家吃饭,中不中?”“中!那中。”“啥饭?”“小米干饭,猪肉炖粉条子,可劲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山不转水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