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孟子母亲是怎么搬家的吗
丛心开史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 断机杼。
《三字经》里的这两句话,随着经史子集热与日升温,而成为群众普及率最高的段子。很多人知道,孟母之所以搬家、剪断织布机上的布,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个好的学习环境,督促他进步。但她究竟怎么搬的家,知其详者却不在多数。
传说,孟子并不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三岁那年父亲去世时,他还是个只知道嬉戏玩耍,不喜欢读书的顽皮孩子。让孟母操了不少心。
起初,家里住在一块墓地附近。孟子看殡仪看的多了,就模仿起来,玩耍时常常与小朋友们学做丧事,筑坟墓。孟母见了说:“这不是我孩子可以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搬到了市镇上去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新邻居是个屠夫,整天杀猪宰羊,孟子耳濡目染,也学起做买卖来了。孟母见了说:“这也不是我孩子可以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又搬到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
这一回,孟子接触到的多是读书人,于是也读起书来,连玩闹嬉戏时学的也是进退揖让儒者之礼。孟母见了高兴地说:“这才是我孩子可以住的地方。”
不过,光凭传说便去考证数千年前细节的真伪,其可信度又能有多大?我就有个疑惑恰和“岁其有”兄不谋而合:一对原本住在乱坟岗子的孤儿寡母,肯定算不得是达官富贵之家吧,想搬家就搬家,想迁户口就迁户口,那动迁费建房费该从何而来呢?
面对诸如此类的疑问,还有那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说,我们更愿意相信传说的真实性,并由此增加对孟母那样含辛茹苦为子女前程奔忙的母亲的尊重。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