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邢台日报》发《吃春儿》3月19日
(2024-03-20 09:54:09)分类: 最新发表 |
吃春儿
周桂芳
乡下的婆娘最会吃春儿,最快活的事儿,就去春野里满山遍地找可吃的春儿。
春阳一照,春风一吹,春雨一淋,春天就开始发芽,渐渐会变得芬芳诱人。
吃春,头口吃的就是春香。“雨前香椿嫩无丝”,香椿也是吃春的异香。香香的春儿,长在高高的枝丫上。用长竹竿捆上镰刀,割下刚刚长出来的香椿芽儿。香椿可先焯水,再切碎炒鸡蛋或摊鸡蛋饼,也可香椿拌豆腐。
吃春,接着吃的就是春嫩。嫩嫩的春,嫩得可掐出汁来。入春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淋湿了荠菜的心,润酥了荠菜的叶。棵棵翠绿的荠菜儿,洗净露出洁白的根须,焯一遍水,或荠菜炒鸡蛋、炒肉丝、拌豆腐,或剁碎和五花肉包饺子,真是唇齿清香,碧绿爽口。过年吃了一月的荤腥油水,开春吃上第一口春嫩,像是把清新鲜嫩的春天吃在嘴里,香在齿间。
“尝鲜无不道春笋”,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几场春雨后,湿了春心,松了春土,春笋再也按捺不住,拱了上来。棵棵春笋体壮肥厚,一层层褪去心事,露出乳白的一颗心。吃春笋,有诀窍。是否清香爽口不麻嘴,关键是不焯水不翻动。把春笋切成薄薄的片儿,用腊肉炸出油,春笋直接下锅,加水煮开,中间不能翻动,上面再铺上一层切碎的焯水腌芥菜,喜辣的人可多放野山椒和姜片,起锅前撒上蒜末,真正是营养丰富,爽口鲜香。
春来野蒜香,满山的野蒜疯长。采来野蒜洗净,白白的蒜脚,真是青葱岁月啊。切碎或炒鸡蛋,或爆青椒,或炒腊肉,那叫一个香。
吃春,当然要吃春甜儿。故乡的枝丫上,都是一等一的美食。槐树开花了,摘下那一串串金盏银钟般的槐花儿,可做成绝美的小吃。成串的槐花儿裹上面粉糊,炸着吃外酥里嫩,咬在嘴里,有股槐花蜜的香味直往喉咙上钻。
吃春,也要吃春苦。故乡的春儿,不是挂在高高的枝头,就是藏在草林深处。母亲会挎着竹篮去田头畈尾剪马莲单。春来,马莲单才长出嫩嫩的芽,绿紫色的叶子,略带苦尾子。凡带苦味的春儿,都有清热解毒之效。母亲会把马莲单放在港边的青石板上揉搓漂洗,泛起一些白色的泡沫,去除苦尾子,再切碎,加菜油炒食,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儿。
吃春苦,少不了黄花菜。黄花菜真是多,自由自在地疯长。油菜林,小麦田里到处都是。挖黄花菜是乡下丫头最擅长的活儿,拿着小铲子或小剪刀,一铲子一棵甚至几棵。洗净炒食,脆脆的,有点淡淡的苦味。母亲还会做腌黄花菜,放到下冬里落雪下雨吃,是下冬里下饭的小菜。
吃春,原来乡下物质贫乏,赶上初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女人就去田头畈脑找吃的,做出各种好吃果腹的美味,这是农村巧女的勤俭与智慧。
如今,吃春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绿色的美食文化。故乡的春儿,吃在嘴里,香在心里,久久回味。
后一篇:原创散文春茶一杯/周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