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连枷声声/周桂芳

(2023-04-24 16:57:33)
分类: 乡村乡愁

散文 连枷声声/周桂芳

在延安博物馆,我看到一个个沾满岁月风尘的连枷,那是军民团结大生产的物件,是南泥湾精神的见证和传承。

在延安,一个小小的连枷,一个农村平常普通的农俱,却是军民鱼水情,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媒介,战士和农民们齐齐上阵打连枷,一一排开阵来,比赛似的甩开膀子,打起丰收的粮食来声声震天响……

我从延安学习回来,牢记延安精神下乡工作。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初夏的乡村一片金黄,满田满畈的油菜小都黄了。在一个农村的晒场上,我看见一位村妇正在甩开膀子打连枷打油菜。又想起延安见证了军民鱼水情的连枷,还在一代代继续见证如今美好的幸福生活。

现场听到这连枷声声,想起了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连枷,出现在周朝《齐民要术》上记载:“连枷,击禾器”。《王祯农书》中记载得更形象具体“用木条四茎,以草绳编之,长可三尺,宽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以长木柄,头造为摆轴,手持柄使敲杆绕短轴旋转,敲击铺在地面上的庄稼穗荚,使之脱粒。”

近三千年过去了,时代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连枷,承受着一代代人沉重辛苦的劳动,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和颗粒归仓。

连枷,是我们农村最普通最常见最原始的用竹子做成的脱粒农具,我们大冶连杖”。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把连枷。儿时,父亲常年出车,早出晚归,家里的农活都是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做。母亲不会赶牛,所有家里收割的农作物都要等着母亲打连枷脱粒,才能颗粒归仓。连枷看似普通平常,可打连枷是一门技术活,得使巧劲,用连环的惯性,才能甩开它。先高高举起,在空中利用惯性力量转连枷,然后悠悠落下,快着地的时候再用力地拍打在谷物上。如果劲不好,连枷就甩不开,就会卡在半空中,或会震痛手臂,震伤虎口,打不了几下,臂膀就痛的抬不起来。

母亲曾手把手地教我打连枷,还教了我她自己编的打连枷的口诀:双,一前一后,高高举起,轻轻翻身,重重落下。母亲还为我示范了几次看到母亲车的动作,我以为打连枷很容易。可当我拿起连枷时感觉好重啊,高高举起来,到了半空,就是翻转不过来有时就卡在半空中,扭曲着打了下来,看似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是那么难。看见我笨拙的样子,母亲急可耐地举起连枷边打边说:,举起来要移一下脚,落下去要扭一下腰,手和腰同时用力。我试了好多次,就是学不会。想起来,现在都愧对母亲这个“好把式”老师,笨孩子我至今都没有学会打连枷。

一只新连枷,它辛苦劳累的一生,从打油菜籽开始

乡村四月,小麦还在灌浆,布谷鸟就优雅地站在最高的梧桐树上不厌其烦地鸣唱。一个月前开得金黄灿烂的油菜花满了一排排状如小虾的菜籽。菜籽成熟了,大地由金黄变成翠绿。油菜收割后,挑回晒场晒干母亲用连枷一下下拍打,小小的油菜籽,就活泼乱跳地从狭长的壳里滚出来,像一群散学归来的孩子,漫山遍野地撒欢儿

连枷在经过拍打油菜籽的短期实习后,紧接着就是五月的麦收。

我们乡村叫五月麦月,收获小麦的麦月。真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那样,“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乡村的五月,连枷的声音会在我老家大冶乡村响起来“啪—啪——啪”的连枷声声,暂时淹没村庄周围的蛙声、虫鸣、鸟声和水声。

周末,母亲早早叫醒我和哥哥,带着我们一起地里割。我们手拿着磨得锃亮锋利一手一把把地将熟透的小麦揽入怀中,一茬茬地割倒。我们三个人同时割麦,慢慢地步调一致,可以听到刀锋割断麦秸发出的哗哗,像流水一样丝滑。经过一天暴晒后,母亲再一抱抱地绑起来,挑回村中央的晒场上堆放

 这时候,连枷上场了。母亲手里用的连枷还是父亲用竹子亲自动手做的。父亲选了一株三年生的竹留下大约六尺长的竹竿,把一用火烤软后劈去一半,折弯,就成了柄。敲杆是用劈成两半的厚竹板夹起来成一排,再通过手柄连接到一起,一只连枷就做好了。母亲试了试,笑着说,“用起来,还蛮顺手呢

母亲把一捆捆麦子铺到晒场上,往巴掌间吐了把口水,双手搓开,连忙手持连枷,甩开臂膀,高高地甩开来,一下一下快速度地翻打着。随着连枷飞起,啪啪的声音高低起伏,麦粒开心地抖落,渐渐铺满整个晒场。母亲弯下腰,把盖在麦粒上的麦秸用耙子耙开收走。整个晒场,呈现出的是金黄饱满的麦粒画的一幅丰收蓝图。

一把连枷可以用几年,是农村乡邻们常互相借用的物件。在高强度的劳作中,连枷伤痕累累,要么散了架,要么断了柄,最后的归宿是灶,化作柴火再煮一顿饭,直到烧成灰烬。连枷的一生,是辛勤劳作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连枷的精神,多么像军民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多么像一代代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一生的延安精神……

现在正是麦收时节,在乡村振兴,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浪潮下,大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公路、晒场、门前屋后都硬化了,村庄绿化美化了,还上建起了农事娱乐健身一体的小游园远方的田野,田地连成片,一台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穿梭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既省时又省力,既不需要镰刀,不需要连枷

连枷,或靠在乡村老屋的墙角里,或陈列在农村乡愁陈列馆中,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默默讲述着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创造幸福生活的温暖的丰收记忆。 

连枷声声的村庄是吉祥的,它带来灿灿的麦粒,黑漆漆的菜籽圆滚滚的大豆,那是农民丰收的赞歌,是乡村奋进的战鼓。

连枷声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连枷声声中我辛勤工作,涅槃蝶变;连枷声声,像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鼓舞着我不忘农民本色,不忘初心使命,在人生路上不断努力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