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子
桂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00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读书消暑/周桂芳

(2022-07-04 17:03:04)
分类: 读书有味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6/0618/163011775_3_20190606065718957

原创 读书消暑/周桂芳

 

盛夏,太阳炙烤,酷热难耐,汗流浃背,真想躲哪儿凉快去。炎热,让脾气也急燥,心急火烧,动不动就想骂人干仗。

偷得平生半日闲,不如躲到书中避暑。或读一篇清新的散文,或读几首唐诗,或诵一厥宋词,或读几页《诗经》,或读几句《道德经》,明月为你掌灯,清风为你翻书,在书中畅游,清风拂面,暑气尽消。真的,心静自然凉。

 随手翻开一篇散文,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顿觉周身清凉,荷风送爽,清风徐来,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朱自清的散文透着清新平实朴素之美,朴素的语言之美,让人如沐春风,如沐春雨。

想起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到田畈里四处打野找吃的。约上几个小伙伴,去野荷塘采莲蓬。看见野荷塘,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腿,几脚跑进了荷塘中,溅得泥水飞起,“咔嘣-咔嘣”,摘了一个又一个,根本停不下来,那摘莲蓬的感觉真是爽。摘到实在是拿不动了,抱不下了,大家才席地坐在绿叶如盖的荷叶下乘凉,雨过荷花透清凉一边赏出淤泥不染的洁白荷花,一边美滋滋地剥莲子米吃,生脆香甜,真是人间美味美景。回家,还不忘摘几支荷花拿回家养在罐头瓶子里,能美上好几天。

读到东坡的《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同样是盛夏避暑的美食,东坡妙笔生花,写得活色生香,叫人拍案叫绝。写美人冰镇的蜜汁莲藕,那樱桃小口轻轻的一口咬下去,那藕丝被拽得老长样子真是可爱极了,得对面的情“噗嗤”一声,没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词读来避暑消夏,真的是色香味声俱全,清风习习,趣味盎然,真是盛夏可爱。

同样是盛夏避暑,一生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先生却难得写这种慈爱温情的作品,那真的是真情流露,温情满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新宁馨画面感一跃眼前,有丝丝凉意拂面而来。一个五口之家在乡村避暑,各投所有,一家人其乐融融,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幸福满满的天伦之乐跃然纸上。

   白居易《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白居易的避暑和我们一样有俗趣,又带些哲思。面对高温难耐,白居易找了一个最简单最易行最好效仿的办法。找一个开阔的院子,保持通风、平衡心态、减少运动徐徐清风中乘凉,慢慢地暑气全消这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是真能做到和白居易一样心平气端坐院内乘凉不易。人们更愿意急不可耐地向外找,寻外物,其实真热的是心,只要心静下来,就心静自然而凉,这就应了心静自然凉的真理。

现在的人,可能更多像李白《夏日山中》一样的狂放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天真热,干脆就脱掉衣衫随意地挂在石头上,坦露着胞脯,痛痛快快地让风吹个遍吧。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多么凉爽宜人。现在的人大多像李白自由狂放模样旷达潇洒,撕掉了文明外衣。

读到李重元《忆王孙·夏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这场景,这画面,好熟悉,好亲切,好享受啊,感觉这人就是我们村的人吧。原来这沈李浮瓜,是流传至今的消暑妙计,是我,是你,是他,也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盛夏,家家户户搬出竹床出来乘凉,西瓜提前放入井水中浸着。等西瓜浸润得又脆又凉。“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绿皮红瓤,透着丝丝的凉意,咬上几口,暑气顿消。

读书消暑,书中畅游,就如一尾鱼滑溜溜地游进了茫茫大海之中,越游越深,水越来越凉,大海湛蓝清凉,浩如烟海。周身凉风缕缕,凉意丝丝,暑气全消,神清目爽,周身舒畅。

全文共1601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