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发《苦瓜》2022年6月25日

分类: 最新发表 |
|
||||||||||||||||||||||||||||
小时候,不喜欢吃苦瓜,怕苦。 记得儿时,母亲在菜园的角落里或门前的泡桐树边挖几锄头,点几个窝,撒上几颗苦瓜籽,浇上两瓢清粪水,要不了几天,苦瓜苗就会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拼了命地拱出土,长出两片新芽来。等你再去瞧它时,它早不声不响地抽枝绕藤了。 母亲随手给它插几根竹竿,算是给它安了个窝。 苦瓜,命贱得很。守着这土窝儿,安身立命,自得其乐。该长叶就长叶,该往哪儿牵藤就往哪儿牵藤,该开花时就开花,该结瓜时就铆足劲地结瓜,还特别肯结,一直结到秋天,像听话的小媳妇儿。苦瓜藤儿嫩绿纤细袅娜,娇娇弱弱的,生命力却极其旺盛。它能顺着竹竿一点点往上爬,吊着,牵着,爬着,一路爬上那高高的泡桐树,缠缠绕绕地往上爬,一直把一个个小苦瓜挂到了泡桐树的枝丫上。那翠绿缠绵的藤蔓,那碧绿热情的小手掌叶子,很快就能在门前,或菜园角落上挂上一道帘,长成一片绿,织成一匹锦。青翠的绿叶间,鹅黄的小花儿绽放朴素的笑脸,像约好了似的,齐刷刷地开放。又像比赛似的,一朵接一朵,一朵挨一朵,一朵挤一朵,一朵盖一朵。淡淡的黄,浅浅的笑,透着小清新自然纯朴的清香,好让人喜欢。黄花儿慢慢凋谢后,藤蔓上就挂满了大大小小憨态可掬的苦瓜,或挤眉弄眼,或吹胡子瞪眼,每一个苦瓜,每个肌理都各有各的样,个个都扮着小鬼脸。小苦瓜,青翠欲滴,碧玉雕琢似的,凑近闻闻,有股清新自然凉爽的清香。 小时候,见到吃苦瓜,我就皱起眉,噘着小嘴,吊着一张苦瓜脸,母亲就哄我说,“吃苦瓜苦一下子,不吃苦瓜苦一辈子。小时候学会吃苦瓜,长大了就能吃得苦中苦。” 少年时,去外婆家过暑假,天天吃苦瓜炒辣椒,辣火火的,绿中配绿,或黄中配绿,色彩艳丽,又辣又鲜,很是下饭,每次吃得大汗淋漓,直呼过瘾。 长大了,尝遍了生活之苦,竟不觉得苦瓜苦了。慢慢地品尝这苦瓜之苦,吃在嘴里,慢慢地嚼,慢慢地咽,慢慢感觉这一点点苦尾子与味蕾的碰撞,竟觉得好吃,够味。慢慢地爱吃苦瓜,爱上了这苦瓜之苦。像是苦瓜之苦与辣椒之辣进行了一次猛烈的灵魂大碰撞,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在餐馆酒店吃苦瓜,大多会焯水后再吃,或洒一层白糖凉拌吃。苦瓜切成薄薄的片儿,翠绿翠绿的,顺着一排一排地摆在白瓷盘里,煞是好看,看着养眼,看着好吃。但伸筷一吃,却没了那鲜辣爽口的苦劲辣味儿。这样改良去苦的吃法,就像一位清纯质朴的乡下丫头,进城经一番浓妆艳抹精心打扮后,反而丢失了原始之美。苦瓜,少了苦瓜之苦,食之无味。 苦瓜样子虽丑,却全身是宝,清凉解毒,明目滋肝,还能养颜嫩肤、降血糖呢。 苦瓜,吃法多,用途广,或苦瓜爆炒辣椒下饭,可凉拌做小菜,可和肉食一起煲汤,可泡茶去火。苦瓜斩蛋,把青翠的苦瓜切成碎丁儿,与鸡蛋一起调拌均匀,在锅里煎成两面金黄,色艳味香,望之令人口中生津,食之鲜中带脆,金黄裹翠,如夏日饮冰,甘露润心。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瓜,生来就苦,越长越苦,却坚守着内心的一份清凉。苦瓜虽苦,却是君子菜,亲和力强,只苦自身,不苦他物。“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 苦瓜之苦,是一种纯正的苦,像极了乡下人的直肠子、急脾气,直截了当,不喜欢绕弯子,不搞花花肠子。不妖,不邪,不藏,不奸,直来直去,苦就苦,不遮不掩,苦就苦它个酣畅淋漓。 所以,我最喜欢苦瓜与辣椒一起爆炒,苦就苦个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