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庄/桂子

分类: 行走散板 |


幸福大庄/周桂芳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初夏时节,沿着繁盛草木滚的花边山道,一路芳香怡人,漫山遍野的栀子花开,宛若花海,洁白的栀子花就像一只只灵动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像落入凡尘的星星闪烁林海。
“看呀,栀子花全开了!李婶子,刘婆婆,今天的游客真多,您们快点把家里的枇杷、苕丝、苕粉都拿去卖啊!”在栀子花烂漫的院落外,工作队的叶良锐队长惊喜地呼唤着村里的妇女们。
原来,在龙头山下的广场上,村里的妇女们早早都相约好了,今天全部梳妆打扮,好看得很,人人穿一身红舞裙子,早早就带着锣鼓,踩着鼓点,闻着花香,赏着美景,早就跳起广场舞来。
有的老公还当起了老跟班,帮着老婆提包拿衣服,一起来赏花凑热闹,笑呵呵地看着自家婆娘们高兴地跳舞。
“年年栀子花开,天天来跳广场舞,现在牌也不抹了,身材也变好了,人也变好看了。”刘哥边说边乐得合不拢嘴。
幸福茶
栀子花开时节,大庄村家家像过年过节一样热闹,家家户户会盛情地邀请大姐老妹姑娘侄女们,请她们回家赏栀子花,小住几日拉家常。那小小的院落里,栀子花开,门前屋后,一片雪白,像洒落凡尘的星火。土鸡,土鸭,苋菜,黄瓜,空心菜、土豆,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养的,好吃好喝地盛情款待亲友。
饭后,李婶给我们端上来一杯栀子花茶——金栀福茶。李婶自豪地笑着说,这茶就是我们漫山遍野土生土长的栀子花结的黄金果深加工制成的。这金栀福茶,闻,有栀子花的清香;看,有金色黄亮的茶汤;喝,口感醇厚甘甜,回味绵长。我们胜书记说了,是“色香味福俱全。”李婶越说越高兴,“其他地方还没有呢,只有我们大庄村有,稀奇得很,听说喝了养颜呢,快尝尝吧。”酒足饭饱后,喝一杯金栀福茶,还能消食健脾,降脂降糖,让爱美人士保持苗条健康身材。
不禁想起杜甫的《栀子》诗:“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叶队长啊,真是劳为您啊,今天人真多,从武汉来了几辆大巴车,我的两篮枇杷和苕粉全买光了,今天买了一百多块呢。”刘婆婆一进来就一个劲地感谢市人大工作队的叶良锐队长,拉着他的手不放,回家又摘了一篮枇杷要给叶队长带回家给孙儿吃。
“今天周末了,叶队长一个礼拜没回家了,带着我们大庄的土枇杷给孙子吃,酸酸甜甜的,比那街上买的味道好吃多了,还止咳化痰呢。”叶队长推迟着不肯收,刘婆婆竟还有点生气了。
“叶队长啊,要不是当初是您出钱出力鼓励我种的枇杷,我个老婆子现在不挑不驼,到哪儿去每天就能快活地赚一百多块钱啊。您到我们大庄村来住队,一住就是十年了吧,带着我们一起种栀子花,请我们老人摘栀子果,还帮我种枇杷树,我没想到,老了老了,现在还每天有钱赚,一年能赚个万把块,您真是我们大庄村的福星啊。”
听刘婆婆这么动情的一说,叶良锐队长不禁回忆起这驻村工作队的十年,感慨万端。
一晃,来大庄村驻村都有十年了。十年弹指间,昔日荒山穷村,今日栀子花开,秀木成林,花香成海,幸福康庄。
2011年,刚来大庄村,村里真是穷啊,村里的劳力只能靠山吃山,偷买龙头山后的沙子土赚钱。叶良锐和队员们一起,挨家挨户敲开老乡的门,苦口婆心地说:“咱靠山吃山,但不能毁林毁土呀,我们市人大四处考察帮忙引进了栀子黄,这是种经济作物,四季常青吃四季水,夏天能赏栀子花,秋天能产黄金果,还能制栀子花中草药和制栀子金茶,负责亩产万元以上。”
在村民代表会上,老乡们还是沉默不语,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叶良锐知道,要想让老乡们思想上转过这个弯种植栀子黄,还要细致耐心地做工作,要把栀子黄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前景一一讲给乡亲们听,打消乡亲们的重重顾虑。
果城里人对大山始终有着最质朴的感情。在叶良锐与队员们的一次次地上门走访中,乡亲们逐渐把“种栀子黄就是护住了金山银山,就是护住了我们的金饭碗”的道理想通了。
还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也跟着愿意种栀子黄,老人爽朗地说“我相信叶队长,他比我的亲儿子还亲,我那在北京的儿子一年没能回来看我俩老一两次,而叶队长隔三差五,逢年过节,不是提着肉,就是提着米面油来看我,现在还免费帮我们种栀子黄赚钱,我俩老举双手赞成。”
为动员更多的农户种植栀子黄,壮大栀子黄产业,市人大工作队和村里还组织农民代表到河南参观学习,打消农户的顾虑,李婶也在队伍中。河南之行,李婶深受启发,回来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荒地、山地全种上了栀子黄,连门前屋后也全都种上了栀子黄。
“栀子黄成熟了,还能带动动周边200余村民就近就业,收入达到八九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左右,现在我村还和公司开发了金栀福茶,好喝得很呢”刘宣胜书记在一旁兴奋地说。
大庄福地,栀子花开,香飘四方,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幸福大庄,幸福像栀子花一样绽放。
全文共239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