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石日报》2022年4月26日刊发《老瓦屋》

(2022-04-26 09:03:14)
分类: 最新发表

老瓦屋

桂子

老瓦屋,是乡村的子宫。

我在乡村老瓦屋里出生,在老瓦屋里长大。

不管长多大,走多远,回望故乡,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老瓦屋。我,走出乡村求学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在外打拼生活多年的女儿,就像被老瓦屋顶上袅袅炊烟牵引着的风筝。怀想父亲,做梦梦到的也是有父亲在的老瓦屋窗口望月,屋檐听雨,堂前看燕,围炉吃饭的场景。

一生操劳惯了的老母亲,勤扒苦做,东挪西借,省吃俭用多年,才终于拆了常年漏水潮湿的土坯老瓦屋,在原屋基上新建起了二层楼房。虽然拆的是几十年的破旧老瓦屋,但就像是割断了牵我风筝的手,心里隐隐约约地痛。这几年看着老母亲在乡村像老燕衔泥一样,一点一点地装修,一件一件地往家里添置物什,就为了让我们回家住得更方便些。我还怎能说什么呢,连这个嘴都不敢张。还好,门前的桂花树还在,老厨房还在,老瓦屋顶上的袅袅炊烟还在。

五一,回乡村陪母亲住了两晚,吃住都很方便,母亲做的饭菜也很可口,却觉得好热,感觉比原来的老瓦屋热多了,感觉闷热不透气。原来的老瓦屋多凉快呀!一块又一块的鱼鳞瓦码在屋顶上,一层又一层架空着,像开着无数个小天窗,透着众多的小气孔,能够遮蔽阻挡太阳的炙热,排散对流一波又一波的热浪。这层层鱼鳞鱼瓦片好像一副副张开的遮阳手掌,把火辣辣漫天压下来的热浪向外面推,留给屋内一片清凉。

一连三的老瓦屋,不高大,低矮,又紧挨着泥土地面,接着土气。父亲在老瓦屋门前字院子里栽满了树,有高高的梧桐树,有一年四季苍翠的桂花树,有李子树杏子树等,大树开枝散叶,伸开长长的“手臂”,蓊蓊郁郁的叶子遮挡了全部的阳光,是天生的遮阳伞,太阳晒不透,瓦屋内自然凉气习习。小时候,记得父亲说桂花树是我出生后,他从几十里外的外婆家移来栽的,家生小女,八月桂花香,这也是父亲给我取名的由来。父亲栽了几棵高大的梧桐树,说是等我长大了出嫁时给我打木箱子的,可是还没等我出嫁,父亲却突然早早地走了。每年四月桐花开,一树紫云,远远地开在老屋顶上,空空地落了一地。

出嫁离家后,总是想回老瓦屋长住几日,而总不得。总梦见乡村的小院子,院内的老瓦屋,推开吱吱呀呀的大门,燕子双宿双飞;推开窗,桂影入窗来;煮一壶茶,喝上几口;手持蒲扇,清风徐来;瓦屋梧桐,偎窗而读;茶香四溢,凉风习习,内心安宁,舒服妥贴,这是最诗意最文雅最朴素最纯真的生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老瓦屋就像父亲一样慈祥端庄静默,不言不语,不卑不亢,长满岁月的老茧和光阴的青苔。暮春,蒙蒙的细雨飘在鱼鳞瓦上,雨滴慢慢汇聚在檐口,这时候的檐滴似断了线的珠子,一滴接着一滴,像离人的泪,一滴紧挨一滴,琳琅而落,让人看得发呆。一动情,酸酸的,眼里就噙着泪,不自觉地流下来。就像噙在檐口里的雨滴,啪嗒啪嗒,一粒粒清亮,砸碎在泥土里,生生的痛。

老瓦屋,人去屋空。平时,是大门紧锁着的,连旧时的堂前燕也没有了踪影,再也不来了。静,只剩下静了。偶尔会有几只家雀儿站在屋檐下啾啾地叫,是推开的吱呀的大门叫醒了它,惊飞了它。一片片老屋瓦,平日里是闭着眼睛的,是一场春雷夏雨,它们就有了睁开眼的机会,檐滴就是它们的明眸。

儿时,檐下双飞燕,它们在老瓦屋檐下安家,生儿育女,幸福地过起自己的小日子。母亲说,燕子来做窝是兴旺发达有福人家,所以要爱护燕子。燕子父母每天勤劳地飞进飞出往来奔忙,四处辛苦地捉虫喂养嗷嗷待哺的儿女,儿女们窝在自己的屋里听雨声,养尊处优。燕子每天檐下振翅,出了巢穴,它们饮的第一滴琼浆就是檐滴。夏日的光影中,它们燕语双飞,翅羽搅碎金色的阳光。细雨如丝,燕子剪开雨幕,飞到屋檐下,抖落身上的雨珠,墨一样的瞳孔转动着,像精灵一样。老瓦屋水墨画一样的鱼鳞瓦片,是燕子的天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好像也是为这些燕子们写的。入夏,雨,三天两头。檐口处,都生了绿苔。檐滴在悄悄凝结,檐滴凝在绿苔上,有一种翡翠苍凉之美。檐滴,就是屋檐上的流星雨,燕子,是最早享用檐滴的精灵。

在老瓦屋屋檐下发呆,遥想当年,父母不就是那勤劳一生的燕子吗,我们就是那卧听风雨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而今,子欲养而亲不待。老瓦屋虽被勤劳的母亲拆了新建,门前苍翠高大的桂花树,默默见证了一家人勤劳致富发家兴衰的故事。

老瓦屋是有灵性的,燕子,雨水,青苔,霜雪,惊雷。他就像勤劳诚恳正直善良朴实的父亲一样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老瓦屋看得远。农家儿女,唯有读书,才能走出乡村,跳出农门,才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才能开拓眼界。云轻风淡,云卷云舒,燕子呢喃,雄鹰展翅,都装在老瓦屋的眼睛里。

老瓦屋经风雨,最能感知岁月风霜雨雪。贫困、痛苦、挫折、迷茫、困顿,只有老瓦屋最能知冷知热,历过苦难坚忍不拔才最有发言权。

老瓦屋低调隐忍,静待流年,它不言不语,回到他的怀抱,却能顿悟老瓦屋带给我的哲思。何须证明,何须辩白,何须痛楚,岁月是最好的试金石,日久见人心,是金子总会发光。

老瓦屋刚正不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折不弯,从不轻易妥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气在人间,这就是最早的中国正人君子的图腾。

不经意间,老瓦屋让我平和,让我正视,让我学到很多,让我领悟很多。

老瓦屋,鱼鳞瓦一层码着一层,瓦浪滚滚,屋檐下,人与燕子守着同一方岁月,平和共度光阴流年。

 



《黄石日报》2022年4月26日刊发《老瓦屋》

©黄石日报 版权所有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老瓦屋
桂子

   桂子

  我在乡村老瓦屋里出生,在老瓦屋里长大。

  不管长多大,走多远,回望故乡,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老瓦屋。我,走出乡村求学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在外打拼生活多年的女儿,就像被老瓦屋顶上袅袅炊烟牵引着的风筝。怀想父亲,做梦梦到的也是有父亲在时在老瓦屋窗口望月、屋檐听雨、堂前看燕、围炉吃饭的场景。

  一生操劳惯了的老母亲,勤扒苦做,东挪西借,省吃俭用多年,才终于拆了常年漏水潮湿的土坯老瓦屋,在原屋基上新建起了二层楼房。虽然拆的是几十年的破旧老瓦屋,但就像是割断了我牵风筝的手,心里隐隐约约地痛。这几年看着老母亲在乡村像老燕衔泥一样,一点一点地装修,一件一件地往家里添置物什,就为了让我们回家住得更方便些。我还能说什么呢,连这个嘴都不敢张。还好,门前的桂花树还在,老厨房还在,老瓦屋顶上的袅袅炊烟还在。

  父亲在老瓦屋门前院子里栽满了树,有高高的梧桐树,有四季苍翠的桂花树,有李子树杏子树等,大树开枝散叶,伸开长长的“手臂”,蓊蓊郁郁的叶子遮挡了全部的阳光,是天生的遮阳伞,太阳晒不透,瓦屋内自然凉气习习。小时候,记得父亲说桂花树是我出生后,他从几十里外的外婆家移来栽的,家生小女,八月桂花香,这也是父亲给我取名的由来。父亲栽了几棵高大的梧桐树,说是等我长大了出嫁时给我打木箱子的,可是还没等我出嫁,父亲却突然早早地走了。每年四月桐花开,一树紫云,远远地开在老屋顶上,空空地落了一地。

  出嫁离家后,总是想回老瓦屋长住几日。梦里总见乡村的小院子,推开吱吱呀呀的大门,燕子双宿双飞;推开窗,桂影入窗来;煮一壶茶,喝上几口;手持蒲扇,清风徐来;瓦屋梧桐,依窗而读;茶香四溢,凉风习习,内心安宁,舒服妥帖,这是最诗意最文雅最朴素最纯真的生活。

  儿时,燕子在老瓦屋檐下安家,生儿育女,幸福地过起自己的小日子。母亲说,燕子来做窝是兴旺发达有福人家,所以要爱护燕子。燕子每天勤劳地飞进飞出,四处辛苦地捉虫喂养嗷嗷待哺的儿女,儿女们窝在自己的屋里听雨声,养尊处优。燕子每天在檐下展翅,出了巢穴,它们饮的第一滴琼浆就是屋檐的水滴。老瓦屋水墨画一样的鱼鳞瓦片,是燕子的天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好像也是为这些燕子们写的。入夏,雨,三天两头地下。檐口处,都生了绿苔。檐水滴在绿苔上,有一种翡翠般的温润之美。

  在老瓦屋屋檐下发呆,遥想当年,父母不就是那勤劳一生的燕子吗?我们就是那卧听风雨、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而今,子欲养而亲不待。老瓦屋虽被勤劳的母亲拆了建新屋,但门前苍翠高大的桂花树,默默见证了一家人勤劳致富的故事。

  老瓦屋是有灵性的。它就像勤劳诚恳正直善良朴实的父亲一样,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老瓦屋看得远。农家儿女,唯有读书,才能走得更远,开阔眼界。云轻风淡,燕子呢喃,雄鹰展翅,都装在老瓦屋的眼睛里。

  老瓦屋经风雨,最能感知岁月风霜雨雪。贫困、痛苦、挫折、迷茫、困顿,只有老瓦屋感同身受。

  老瓦屋低调隐忍,静待流年。它不言不语,何须证明,何须辩白,岁月是最好的试金石,日久见人心。

  不经意间,老瓦屋让我变得平和,让我学到很多,让我领悟很多。


《黄石日报》2022年4月26日刊发《老瓦屋》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jwb_red_r1_c1.jpg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jwb_red_r1_c2.jpg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jwb_red_r1_c3.jpg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jwb_red_r8_c2.jpg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jwb_red_r8_c3.jpg
  第05:西塞山
上一版3   4下一版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pdf.gif
 
标题导航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image06.jpg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image02.jpg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https://www.xepaper.com/hsrbs/image/soundon.gif
老瓦屋
桂子

   桂子

  我在乡村老瓦屋里出生,在老瓦屋里长大。

  不管长多大,走多远,回望故乡,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老瓦屋。我,走出乡村求学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在外打拼生活多年的女儿,就像被老瓦屋顶上袅袅炊烟牵引着的风筝。怀想父亲,做梦梦到的也是有父亲在时在老瓦屋窗口望月、屋檐听雨、堂前看燕、围炉吃饭的场景。

  一生操劳惯了的老母亲,勤扒苦做,东挪西借,省吃俭用多年,才终于拆了常年漏水潮湿的土坯老瓦屋,在原屋基上新建起了二层楼房。虽然拆的是几十年的破旧老瓦屋,但就像是割断了我牵风筝的手,心里隐隐约约地痛。这几年看着老母亲在乡村像老燕衔泥一样,一点一点地装修,一件一件地往家里添置物什,就为了让我们回家住得更方便些。我还能说什么呢,连这个嘴都不敢张。还好,门前的桂花树还在,老厨房还在,老瓦屋顶上的袅袅炊烟还在。

  父亲在老瓦屋门前院子里栽满了树,有高高的梧桐树,有四季苍翠的桂花树,有李子树杏子树等,大树开枝散叶,伸开长长的“手臂”,蓊蓊郁郁的叶子遮挡了全部的阳光,是天生的遮阳伞,太阳晒不透,瓦屋内自然凉气习习。小时候,记得父亲说桂花树是我出生后,他从几十里外的外婆家移来栽的,家生小女,八月桂花香,这也是父亲给我取名的由来。父亲栽了几棵高大的梧桐树,说是等我长大了出嫁时给我打木箱子的,可是还没等我出嫁,父亲却突然早早地走了。每年四月桐花开,一树紫云,远远地开在老屋顶上,空空地落了一地。

  出嫁离家后,总是想回老瓦屋长住几日。梦里总见乡村的小院子,推开吱吱呀呀的大门,燕子双宿双飞;推开窗,桂影入窗来;煮一壶茶,喝上几口;手持蒲扇,清风徐来;瓦屋梧桐,依窗而读;茶香四溢,凉风习习,内心安宁,舒服妥帖,这是最诗意最文雅最朴素最纯真的生活。

  儿时,燕子在老瓦屋檐下安家,生儿育女,幸福地过起自己的小日子。母亲说,燕子来做窝是兴旺发达有福人家,所以要爱护燕子。燕子每天勤劳地飞进飞出,四处辛苦地捉虫喂养嗷嗷待哺的儿女,儿女们窝在自己的屋里听雨声,养尊处优。燕子每天在檐下展翅,出了巢穴,它们饮的第一滴琼浆就是屋檐的水滴。老瓦屋水墨画一样的鱼鳞瓦片,是燕子的天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好像也是为这些燕子们写的。入夏,雨,三天两头地下。檐口处,都生了绿苔。檐水滴在绿苔上,有一种翡翠般的温润之美。

  在老瓦屋屋檐下发呆,遥想当年,父母不就是那勤劳一生的燕子吗?我们就是那卧听风雨、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而今,子欲养而亲不待。老瓦屋虽被勤劳的母亲拆了建新屋,但门前苍翠高大的桂花树,默默见证了一家人勤劳致富的故事。

  老瓦屋是有灵性的。它就像勤劳诚恳正直善良朴实的父亲一样,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老瓦屋看得远。农家儿女,唯有读书,才能走得更远,开阔眼界。云轻风淡,燕子呢喃,雄鹰展翅,都装在老瓦屋的眼睛里。

  老瓦屋经风雨,最能感知岁月风霜雨雪。贫困、痛苦、挫折、迷茫、困顿,只有老瓦屋感同身受。

  老瓦屋低调隐忍,静待流年。它不言不语,何须证明,何须辩白,岁月是最好的试金石,日久见人心。

  不经意间,老瓦屋让我变得平和,让我学到很多,让我领悟很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