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中最有理性的感知动物,拒绝寂寞或许是人的天性。
寂寞是极端私人化的一种感受,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空中的一种特定的心态。它不需要播种,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浇水,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潜生默长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又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成熟,让我们品尝莫名滋味的果实。当寂寞袭来时,会产生有许多决然相反的感觉,并在我们身上汇合。外面很冷,内心却一团燥热;外面很静,内心却一片嘈杂;外面花香鸟语,内心却秋气弥漫;外面阳光遍地,内心却暮色苍茫……
寂寞害怕沟通,和别人一沟通便茫然无存;寂寞害怕交流,和别人一交流便烟消云散;因此,人际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排遣寂寞的好方法。但是,人生中有许多寂寞是难以沟通和交流的,这就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拒绝寂寞。
拒绝寂寞,有时就是拒绝身居闹市无人问的失落感。身居闹市,无人问津,对于不甘平庸者来说,的确难以心平气和,在这种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忿懑和哀怨,而是认真地想一想:这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我们会发现,在闹市中,最火的是各种交易,而我们不是商品;最热的是股市,而我们不是有价证券;最流行的是面料、色彩和款式,而我们不是时装;最受宠的是海鲜,而我们不是鱼鳖虾蟹……
既然如此,无人问津实属天经地义,又有什么必要去同商品、股票、时装、海鲜……比高低,争名分呢?
拒绝寂寞,有时就是拒绝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这是自然现象,完全不必大惊小怪。高处不胜寒,一方面是我们的衣着太少,另一方面就是体格太弱。当我们步步登高的时候,应该对此有充分的准备: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多穿衣裳,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只要能未雨绸缪,防患于前,那么不论我们登得多高,就一定都能笑对滚滚寒流,飒飒天风。假若到泰山的玉皇顶,心中便会自动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取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慨叹。

拒绝寂寞,有时就是要克服珍珠心态,培养蚯蚓意识。漫长的历史,积淀起厚厚的文化土层,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尘灰片岩的水泽淤泥交和的土层中的匆匆过客。如果把自己比做珍珠,那就肯定摆脱不了被埋没的命运,而如果把自己看作蚯蚓,那命运就会完全不同。不论是红土还是黑土,不论是深处还是浅处,不论是旱地还是淤泥,都会是蚯蚓的用武之地,都会是蚯蚓燃烧生命、冶炼自我价值的熔炉。春天,同各种各样的种子对话,夏天,同各种各样的根系相伴,哪里还会有半点寂寞呢?
拒绝寂寞,有时还要有锄头的平静和雨伞的自信。铁锄知道,被挂在墙上,不是自己不锋利,而是季节的缘故;雨伞懂得,被折叠起来,不是自己无用处,而是天气的原因。它们相信,只要地上还有顽固的杂草,天上还有不测风云,它们就不会没有用武之地,重要的是,锄头被挂起的时候,应学会养精蓄锐,而不能生锈;伞被折叠的时候,应注重防潮理气,而不能发霉;用一颗深沉宁静之心,浩然凌云之志,充满自信,等待季节的转换,机遇的到来……
拒绝寂寞,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再只有命运叹息与知觉的呼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