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风候|芒种】

(2018-06-05 21:38:12)
标签:

二十四节气

美图美文

颐和园

原创摄影

芒种

分类: 颐和风候

种,牵着小满的衣襟,快步走来,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后,万木争荣,雨量逐渐充沛,气温一天高似一天,天气开始变得炎热。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8184336249a2a449ebad

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之日,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五日后,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再过五日,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五月的心思,在六月成熟。

芒种,经历了春日的耕耘,又经历了夏日的雨淋和熏风的陶染,缓缓成熟。林清玄曾说:“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的确,芒种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正如此时田间的人们,一边收获着耕耘,一边也播种着希望。农事的繁忙,至此拉开了帷幕,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那种风吹麦浪、遍野金黄的情景,却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当田中的麦子收起最后的锋芒,以一颗谷粒的姿态,再一次憧憬着未来,四时节气的更迭轮回,昭示出中国人古老而朴素的人生哲学。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8184336359fd042fe8b8

  ▲ 大戏楼,屋外烈日高悬。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818433643738e0cf06cf

  ▲ 大戏楼,廊下的穿堂风已成滚滚热浪。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81843362834be02e4c5d

  ▲ 连廊外的荷塘中,响起蛙声一片。

流水无言,青气满山,又到一年仲夏时,不同于春天的喷薄明快与秋天的清朗舒畅,仲夏最在“流水行云好是闲”,连雾霭云霞透过云层铺洒在山峦间与湖面上的动作都显得安静柔和。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8184336708021b39104e

  ▲ 界湖桥(近)、半璧桥(远)。

在这流火的季节,翠绿的夏之世界中,阳光剧烈地撒向大地,敞朗的光线流水般划过满是汗水的脸颊,人们放慢了疾驰的脚步,一改往日里行色匆匆的模样,偶尔悠闲地信步于湖畔,或在廊间树荫小憩一阵,随手拍下仲夏的记忆,散淡地享受在湖山之间。

我的名字叫“米拉”。

骄阳在檐下折射出六月的明亮,风中弥漫着四处流动的光芒,所有关于这个盛夏的记忆,全都在蝉鸣蛙噪中丰满起来。

今日,芒种。


芒种后十五天,夜色渐渐拉长,白天开始懂得夜的黑。

人们在静谧的夜色里,用黑色的眼睛遥望岁月的斑驳,那是一个在流火的季节里,璨若烟火,缤纷如梦的仲夏之夜。

下篇,夏至。

(二十四篇里唯一的夜景)


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先人安身立命、处世生活的参照,也是他们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对时光的精雕细琢。《颐和风候》正是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纲,以影像白描的笔法,串联起了颐和园在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人文之美

这个系列的作品,跨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照片素材逾万幅,既有常见的建筑风光和园林小品,亦有大量人文。我希望透过自己的镜头带给读者最直接、最温柔的感触,重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记忆,赏读中国园林之美、传统文化之雅,唤醒世人沉睡太久的那颗温柔的心,感知节气变迁中的流年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