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风候 | 处暑 】

标签:
【颐和风候处暑】 |
分类: 颐和风候 |
http://p1.pstatp.com/large/322200035dccd05dd21c颐和风候
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从字面上看,处暑是说时令虽已入秋,但仍有残余的暑气尚未退去,所以,要等到白露打霜时,才算进入真正的冷寂秋日。
http://p9.pstatp.com/large/37cc00005913cfe8560d颐和风候
处暑节气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意思是凶猛的老鹰开始捕捉小鸟,这个与雨水节气里的“獭祭鱼”差不多。二候“天地始肃”,夏季已逝,凄凉肃杀的冷秋慢慢来临,万物开始萧条。三候“禾乃登”,春耕夏播,秋日收成。农民们的劳累忙碌终于要喜获丰收。于是,他们在收成后举行“秋社”,以感谢土地神的庇佑。
Tips:
中国古代历法,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
所以在中国,岁和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形容人就用岁而不用年。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一个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
一岁者,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
http://p1.pstatp.com/large/37cc000059142eb73b8a颐和风候
▲ 澹宁堂前。处暑时节,池边草畔蛙鼓脆亮,稠密聒噪蝉声连绵。
http://p3.pstatp.com/large/37cb00005a4a06237333颐和风候
http://p1.pstatp.com/large/37c80003830d91cf8197颐和风候
http://p3.pstatp.com/large/37c700005f6184ba4044颐和风候
▲ 四大部洲。自立秋以来的几场大雨让人对秋凉充满了期待,只是每年的处暑前后,京城大底还是暑伏的天气,骤雨时行,溽热未褪,张牙舞爪的秋老虎,感觉更胜炎夏。
http://p1.pstatp.com/large/37c80003830e37155f8d颐和风候
▲ 介寿堂外。每年的7月底至9月初的这段少花季,恰恰是园内紫薇花开放的季节,正所谓盛夏绿遮眼,紫薇红满堂。紫薇花的最佳观赏期在8月中下旬,这时是紫薇的盛花期,紫薇集中分布在万寿山后山、排云殿东、此外,新建宫门的南北院墙内也有零星点缀。(她还有一个很萌的名字叫“痒痒花”,摸一下就知道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7cb00005a4ba7bde8a9颐和风候
▲ 云辉玉宇牌坊。
http://p9.pstatp.com/large/37c900006476cec3847d颐和风候
▲ 十七孔桥。
处暑时节,天气变化迅疾,傍晚尤甚,时常是骤雨初歇,便又有彤云飘然,晚风习习。
http://p1.pstatp.com/large/37c80003830f6d01074d颐和风候
▲ 知春堂。
http://p3.pstatp.com/large/37cc00005915281c2621颐和风候
▲ 廊如亭。
http://p3.pstatp.com/large/37c800038310ae0ad6d6颐和风候
▲ 西堤畔。
虽然暑热难耐,但园中仍有着都市无法比拟的清凉之所,西堤镜桥、耕织图、临河殿、澹宁堂等等都是人们遍寻天然凉意的绝佳之选。
http://p3.pstatp.com/large/37cb00005a4cdbc4a1f3颐和风候
▲ 宜芸馆。再来一大口,咬住夏天的尾巴。
http://p9.pstatp.com/large/37c700005f629bb3b325颐和风候
▲ 耕织图。一场秋雨接着一场秋雨,湿了屋檐,瘦了荷叶。
http://p1.pstatp.com/large/37ca000064688ebfa0bf颐和风候
▲ 界湖桥畔。月光清辉,池水微凉,一剪秋风,一树沧桑。
http://p3.pstatp.com/large/37ca000064693033f0e4颐和风候
暑退人轻盈,雨余天色改。处暑过后,树冠一天天褪去浓绿,到了告别夏天的日子才懂得,有一种美叫:那年夏天的美。
http://p3.pstatp.com/large/37c700005f63dd44cc53颐和风候
待白露沾衣
玲珑望秋月
(下篇:白露)
http://p3.pstatp.com/large/37c700005f64d94ce4f8颐和风候
关于《颐和风候》
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先人安身立命、处世生活的参照,也是他们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对时光的精雕细琢。《颐和风候》正是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纲,以影像白描的笔法,串联起了颐和园在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人文之美。
这个系列的作品,跨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照片素材逾万幅,既有常见的建筑风光和园林小品,亦有大量人文。我希望透过自己的镜头带给读者最直接、最温柔的感触,重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记忆,赏读中国园林之美、传统文化之雅,唤醒世人沉睡太久的那颗温柔的心,感知节气变迁中的流年生活。
http://p1.pstatp.com/large/37cc00005917db3e9e8b颐和风候
↓点击下方文章链接阅读其他板块内容 ↓
人文纪实一图一故事 |照片里,道不尽的是百味人生 |北京的这10条老胡同,你不能错过 |影像中的一人一世界 | 这一秒,我们相遇 | 时光茶馆 | 色达:点亮心中信仰,始自人间佛国 |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浮光掠影
影像随笔
有话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