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心亭看雪》综合能力测试及答案

(2011-05-27 11:01:27)
标签:

杂谈

《湖心亭看雪》综合能力测试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填空题: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又字     ,号       ,又号               (朝)人。

二、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三、解释下列括号字的含义。

(1)更(定)                       (2)湖中人鸟声俱(绝)              

(3)余(拿)一小船                (4)拥(毳)衣炉火                       

(5)(独)往湖心亭看雪            (6)雾凇(沆砀)                        

(7)(焉)得更有此人               (8)余强饮三大(白)别              

(9)(客)此                    (10)(及)下船                            

(11)(是)日,更定矣               (12)(惟)长堤一痕                 

(1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五、选择题。

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六、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   )到亭上     (   )大喜曰     (   )是金陵人    客(   )此

(   )拉余同饮

 

七、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句。(不少于2句)

                                                           

                                                            

 

八、简答题。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问题)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1)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试问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5.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6.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7.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8.“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9.“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0.“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11.“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4.分析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的妙处

 

 

15.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16.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

17.第一二段采用了                   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陶庵梦忆 张岱 宗子 石公 陶庵 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

二、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三、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12)全   (11)这,在此意为“那”(12)只是  (13)罢了 

四、

1、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

五、A

六、余  客  客  于 

七、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八、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白描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3.(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4、(1)“独”字,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6.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7.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8.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9.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10.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11.“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2.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3.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4.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15.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16.本文描写西湖雪景主要运用了白描的写法。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17.(1)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2)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3)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