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探访纪国古都

(2015-03-25 15:42:10)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探访纪国古都作者:

吾乡西去二十余里,便是纪台。“纪国故城”在纪台一中校园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多次路经此地,却一直没有目睹过古都遗址的模样,今天动了进去看一看的念头。

 自春秋时期齐灭纪后至东汉,纪为历代政区治所,文化积淀丰厚。纪国,从西周到春秋初是重要诸侯国之一。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同邻邦交往频繁。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纪曾征服夷国。周庄王七年(前690年),齐襄公出兵伐纪,纪国不敌而亡。纪国从封到灭,存世达300年左右。齐灭纪后,改称“剧”。《寿光县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也”。西汉初属淄川国。《汉书.地理志》称:“汉文帝十八年,置菑川国,所属县三:剧、安平、楼乡也”。自东汉以后,属寿光县境。

 纪台及四周在清代以前还是人们游览的圣地。据清代文人安致远《纪城文稿》所记:“城中有台,岿然独存,……(台)高三仞,广可亩许。上有神祠,为里人(纪台城里的人)香火之所……予自少壮,以至衰老,登览几无虚岁。”另据乡里故老相传,台上有山门、亭榭、殿堂等建筑物,登高俯瞰,周围景色尽收眼底:田畴成片,阡陌纵横;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南面房舍俨然,鳞次栉比;西面弥水如带,波光粼粼;极目远视,东、南、西三面群山连亘,状如青屏;北面平畴无限,莽莽苍苍,景色诱人。

 

http://s12/bmiddle/6045d0f9gc825910e1f3b&690                       地理位置。


 

http://s6/bmiddle/6045d0f9gc81553aca2b5&690                    北距寿光12千米。

http://s6/bmiddle/6045d0f9gc8155396e015&690                          纪台一中大门。

http://s14/bmiddle/6045d0f9gc8155371047d&690    纪台一中校园。这在寿光,可是一所普通的初中学校,您看看,印象如何?

http://s14/bmiddle/6045d0f9gc8155375bccd&690            校园南面的花园,被绿树掩映的地方,就是纪之点将台。

http://s7/bmiddle/6045d0f9gc81552be7816&690          学校的老师们可能是正在研修学习,这是他们在台南休息。


 

http://s5/bmiddle/6045d0f9gc82594c9c414&690

 

这块大理石碑我当时忽略没拍,简介遗址的内容。从网上找来补上。


http://s16/bmiddle/6045d0f9gc81551d09b8f&690

 台南还有大小两块纪国点将台的简介牌子。我甚至有些激动。虔拜默祷,绕点将台一圈。

http://s5/bmiddle/6045d0f9gc81550b27144&690     穿越历史的地方,对话古人的去处。根据资料,故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两面各长1500米,南北各宽1200米,由外郭与内城两部分组成,城墙为夯土筑成。城郭四周遍布古冢,近城有大冢8座,封土最高者达20米,当是纪国贵族的墓葬。

http://s12/bmiddle/6045d0f9gc81550d2f2fb&690

    遥想西周夷王年间,王烹杀齐哀公昂。传说是纪侯进谗言的缘故。两国结仇。纪国初期国力是比较强大的,在齐禧公时候甚至使齐国畏惧三分。纪为姜姓,与齐姜尚、莱共公同一支脉。周朝派姜尚来统治自己的同族,纪国看着不顺眼。姜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炎帝后裔。其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吕。姜尚辅佐武王灭纣兴周,封于齐,都治营丘。姜尚受封,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代表周朝来管理东方这片土地上臣服于周朝的商朝诸候国以及新封的小诸候国。这项特殊的使命,一开始就为齐国与临邦之间的不和埋下了祸根。

 

 

http://s2/bmiddle/6045d0f9g7a68881914e1&690

    历史积怨导致两国严重对立和战争。《竹书纪年》载:“哀公时,纪候谮(zen)于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由此,齐国一直想复仇,图谋攻打纪国。公元前707年夏,齐厘公同郑庄公一起,想借朝见纪王之机袭击纪国,侵吞纪国的野心开始彰显,然而纪国识破了齐国的阴谋,事先做了防备,从而避免了损失。公元前699年,宋、郑两国间的矛盾一触即发,纪、鲁、郑三国联合起来与齐国、宋国、燕国、卫国发生了一次多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纪、齐两国又结下了新的宿怨。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一个原因,其实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 
 

 

http://s5/bmiddle/6045d0f9gc815514b4254&690 

    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鲁国力图保存纪国,抑制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90年纪国灭亡,贯穿始终。鲁隐公时代和鲁桓公初年,鲁国国势极盛。尤其是公元前699年,鲁国纪国郑国联军大败齐国宋国衞国南燕国联军,此战终结了“齐僖小伯(霸)”的局面。纪国得以安定一时。 

 

http://s2/bmiddle/6045d0f9gc815515c5231&690     鲁桓公趁势于公元前695年,在鲁桓公齐襄公和纪侯三国君主的盟会上试图使齐国和纪国和睦。


 

http://s11/bmiddle/6045d0f9gc815516a672a&690    然而同年,齐国军队侵犯鲁国边境。边境上打了一仗,说明鲁桓公的调解失败。第二年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和郑君子亹被齐襄公杀死。鲁郑两国顿时不及考虑保存纪国。形势急转直下。
 

http://s14/bmiddle/6045d0f9gc81551a487cd&690

   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公元前691年,纪国分裂。纪侯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酅地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

 

http://s7/bmiddle/6045d0f9gc815519f4656&690    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http://s5/bmiddle/6045d0f9gc815536068d4&690    纪国是神农氏直系后代的直系封国,因为腐败而衰败。相传纪国始祖曾在一金壶中留下治国妙计,但历任国君都未开封过,后被齐灭后,齐主叹之。

http://s16/bmiddle/6045d0f9gc8155692083f&690    纪国有两个附属国,一个是鄣国,一个是莱国,前者被齐灭后君主逃到纪国,纪侯收留他而导致被灭国(前523年),鄣国亡后民均姓章,莱国是少数民族国,纪多次与之通婚,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二者是一个国家。


http://s10/bmiddle/6045d0f9gc81556985a69&690    与其他诸侯国被灭全民采用国名为姓(如章等等)不同,纪侯国只有侯爵一族的人继承了国姓纪姓,因此现在中国纪姓的人并不是很多。

http://s6/bmiddle/6045d0f9gc81553150395&690     据史书记载,纪台这个地方可谓是一方风水宝地,疆域不大的纪国在此建都之后,经济迅速繁荣,人民生活富庶。有如此强大的后方支持,纪国的军事力量也日益强大。纪国依靠本埠经济、军事实力,并在莱夷的帮助下长期与西邻强大的齐国为敌,并屡屡使齐国受挫。纪国的强大与桀傲不驯,使他们的西邻齐国十分不安。虽然如此,但在早期,纪国、齐国的边境还算平静。之后到了齐哀公的时候,眼见得纪国日益强盛,齐哀公很是着急,他诏告天下,设擂台、造贤馆,招募能征善战的武将,广征治国安邦的文才。一位名字叫丘的壮士,在齐哀公设立的擂台比武中脱颖而出,力挫众好汉,赢得第一名。于是齐哀公亲授大将军印予丘,命丘训练军队、人马。半年有余,丘请令出征讨伐纪国,齐哀公大喜,亲为丘统领的三军饯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奔纪国。丘果然不负众望,连战连捷,直杀到纪国国都纪台城下。丘下令将纪台城团团围住,却不攻城。丘心中明白,纪侯足智多谋,若强攻城池后果不堪设想。消息传到齐国国君齐哀公耳朵里,他为丘率领部队的节节胜利而高兴,却为丘率军围纪台城不攻而不解、不满。于是派出宫中侍卫一日三令催丘攻城。丘只得遵命进攻,结果被纪侯打败。虽然失败却未伤元气,丘又率军围城。这时齐哀公得到禀报,说丘已和纪侯达成协议,只要丘倒戈可封大元帅,所以假攻城真战败。齐哀公大怒,马上撤了丘的大将军之职,纪侯趁攻城军队换主帅混乱之机,一举大败齐军。齐哀公闻听知是中了纪侯的离间计,懊恼不已,竟忧闷而死(另有一说为:因纪侯进谗言而遭周夷王活烹)。到了齐胡公的时候,迫于纪国的锐势,齐胡公听从了谋士大臣的劝谏,从齐都营丘向西退却,徙居蒲姑旧城。直到齐献公时,这种不利于齐国的局面才得以改善,齐国东进建都临淄。


http://s6/bmiddle/6045d0f9gc81551e1d595&690
    史书《左传》记载了一件纪周联姻的大事,这件事件大致是这样的:在公元前704年的一天,一支庞大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离开了纪国国都纪台城。在大花轿子里,年轻漂亮的新娘子是纪侯的女儿。但见新娘子时而紧锁眉头,时而粉面舒展,她为能嫁周桓王而满意,也为这是父亲的一宗军事联姻而不快。迎亲队伍到达周王朝国都、举行完迎娶仪式后,周桓王来到洞房,掀开了新娘子纪侯女头上的大红盖头,望着如花似玉的纪侯女,周桓王笑了。自此后,周桓王充当了纪国的后盾,使齐国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这次没有金戈铁马的战斗中,纪侯取得了胜利(1981年《文物》杂志第九期有文章说:邱辉先生捐献纪侯簋一件,器与盖各铸铭文三行十三字,这十三个字是“己侯乍姜萦簋,子子孙孙永宝用。”己为纪,此簋为纪侯媵女姜萦之器,属西周中期)。只是到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域小人少将寡吧),纪国势力逐渐衰弱,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0年)秋,纪国成为齐国的附庸。在周庄王七年,纪国终为齐国灭亡成为齐邑,后改为剧。

http://s12/bmiddle/6045d0f9gc81551e0286b&690    这之后的纪国历史,有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这一任的纪侯见大势已去,只身出了城南门径直去了。因走得匆忙,纪侯只穿了双单薄的布袜,众臣民出于对这位爱民如子的君王的爱戴,奔到纪侯南行的这条路上,拣去了碎砖,拾走了破瓦,以免扎伤了纪侯的双脚。后来这条路就成了纪王路,传说纪王路上不长蒺藜,好让纪王光脚走路,扎不着脚。又传说纪侯来到了位于纪国纪台城东南几十里外的群山中,跟随一仙长修炼。此山原来不叫纪山,只因纪侯的到来才叫纪山。据说纪王在纪山修炼时,在群山上遍种软枣树,使得光秃秃的崇山峻岭变得郁郁葱葱,绿色一片,生机无限。此后,纪王爷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http://s11/bmiddle/6045d0f9gc815520a70aa&690     纪侯出逃后,齐国军队就攻陷了纪国故城纪台城。齐军倒是仁义之师,遵齐侯令,在纪台城内出榜安民,于是城内有买有卖,秩序井然。但是到了晚上,这种局面变了。当夜,攻城部队部分驻城内、部分驻城外,半夜时分,云楼台上的纪侯宝钟不知何故,忽然鸣响了起来,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洪亮钟声不亚于巨雷炸响!钟声在城内震响,传出城外,在大平原上久久回荡,像是千军万马在驰骋、奔袭!于是城内的齐侯不知就里,城内的军队乱作一团,吓得护拥着齐侯奔出了城。城外的军兵也在晕头转向,被城内的军队一冲,登时大乱,仓皇向西退去。天亮后齐侯制止住混乱,率众回到纪台城,细细查看,却没半点异样。于是,后世相传,是纪侯的宝钟自鸣退敌兵。


http://s5/bmiddle/6045d0f9gc81552335b04&690    纪侯在纪山死后,相传成了神。人们在纪山之上修了纪王庙。大庙的正座上塑了纪王爷的神像,远近居民一年四季到庙内进香烧纸,致祭供奉。每逢旱时,人们便到纪王庙进香祈雨,多有灵验,乡民便认为这是纪王爷显灵了,搭救四方民众。纪山上的软枣树结了果,任何人不许享用,纪台人却例外,随便摘食,无人阻挡,是啊,既然这树为纪王所栽,作为臣民的纪台人当然有权食用啦!


http://s6/bmiddle/6045d0f9gc81552352185&690   国总结出了“食鱼勿反,勿乘驽马”这种先进的治国理念,这本是纪国安邦定国之本,本应传之天下,用之四方。但纪国却将其藏于金壶,不付诸实施,藏在精美金壶里的丹书实际上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终为齐国所灭。这正如齐国宰相晏子所言:君子有治理国家的方略,要把它悬挂在大街上让人人都知道;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经常看见,并且对照去做,能不亡国吗?背弃先进文化导致落后和衰败。

http://s6/bmiddle/6045d0f9gc815524e9735&690    历史上还有一则纪王玩猴的故事,说的是:纪王喜好猴子,派猴子驯养师调教猴子。猴子驯养师脱土,按照人样子打扮它,给他戴象九座山的帽子,穿绣有云霞的衣服,穿绣有鸾凤的鞋子。起身弯腰和转身,和人一样;跪拜端坐和站立,象人一样。猴子驯养师觉得可以了,就献给了纪王,纪王看得乐了,举过酒杯给猴子喝酒。猴子喝干了酒,竟然跳起来摔掷(酒杯)撕裂衣裳逃走了。由此可知:腐败的纪王并没有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国家又怎能不衰败呢?
     http://s14/bmiddle/6045d0f9gc81552a948fd&690

    在我面前,整个台子的全貌全被树叶所笼罩。从前,在台西有方池,台南有高阁,台西南有寿圣寺等建筑物。

http://s14/bmiddle/6045d0f9gc81552e613cd&690

一条曲折蜿蜒的水泥台阶道路,直通台顶。

http://s7/bmiddle/6045d0f9gc81552f64d56&690

踏着台阶拾级而上,沿途全是茂密的树木、杂草。


http://s10/bmiddle/6045d0f9gc8155337fb59&690

台子顶部,后人修建了一座凉亭,亭内还专门安有石凳,供游人休息。

http://s4/bmiddle/6045d0f9gc8155341a633&690

    在凉亭的四周不远处,还设有了专门的钢管护栏,护栏外,则是土台的边沿,极易造成塌方,因而有关部门专门设立了护栏。

http://s12/middle/6045d0f9g7a6a34a387ab&690 

    故城内及附近出土文物有铜制纪侯钟、纪侯簋、镂空铜熏炉、铜鼎、三足盘、“宜子孙”玉壁以及陶豆、罐,“树木双兽”半瓦当,“长乐未央”、“千秋万岁”圆瓦当和饰青龙、白虎空心砖等。

 

 

http://s4/middle/6045d0f9gc8260ecbd183&690 

这些文物分别收藏于上海、寿光、青州等地博物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