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为什么5178之后是3578,再之后呢?
(2018-12-04 14:30:51)
标签:
股市财经 |
股市:为什么5178之后是3578,再之后呢?
为什么是3578的高点,这个高点看来是如此不可思议。在经济基本面没有显著下跌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是3578这个高点出现。从08年市场表现来看,6124之后是1664,然后是3478点,接着便进入长达几年的箱体震荡时期。知道2013年出现新底部1889之后,开始启动了5178点的行情。而5178之后是2638,然后是3587点,如果从梯度理论来看,市场从1889到5178,上涨了174%,从5178跌倒2638,跌了49%,从正常震荡幅度来看远远低于2008年那波震荡幅度。而反弹的高度3587与2638的比例只有36%。从逻辑与市场运行来看,这个幅度构不成主力驱动市场上行,然后顺利获取利益的幅度。那么市场到底是底部高了,还是顶部低了呢?
从市场今天走势来看,很显然顶部是已经确立了,也就是顶部高度本身问题问题,那么唯一的答案就是底部高了!经历了惨跌的熔断之后,各种非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力量杂合形成了一个底部,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场开放式的马拉松比赛中,最终的冠军是中途加入的,而不是从起点开始参加比赛的,这样的比赛成果自然也就有些不真实。
从股市行为学来看,我们假定每个参与群体都是以获取利益为动机在市场博弈。因此2638位置入场的资金,是冲着利益进场的,而增量资金的利益从哪里来,只能从更多的增量资金进来。新的增量资金来源,只能依托两个方面,一是新增的游戏参与者,二是原有游戏参与者新增资本。但在5178阶段,基本上囊括了市场上可能的游戏参与者,因此新的游戏玩家进来,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而原来的游戏玩家因为杠杆或者亏损到只有靠新入场的来救济,这样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事实上的零和博弈。而市场上行,原有玩家底部逐渐减亏,但获得盈利是靠新入场的资金的筹码获得。而随着新入场的资金实力逐次递减,后继无力,而原有盈利获得者也无法贡献新的筹码,在这种僵持之际,外部的力量打破了整个平衡。就是新股的按照正常节奏发行,以及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形成了场内资金的流出,在整个盘子总量扩张,而场内增量资金不足或者净流出的状态下,于是市场选择在3587点集中爆发。
现在市场需要思考的是3587下,有多少资金是获利筹码离场而去,而离场的资金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入场,或者能够入场的资金又多少的问题?这个要结合整个经济基本面来看,从消费行业来看,汽车开始出现下跌,茅台等奢侈品酒类企业利润的下滑意味着存量资金的减少,而P2P平台的爆仓,直接压缩高风险投资人群。意味着潜在可入场的资金总量减少,以及楼市的高杠杆进一步压缩风险资金。造成市场上可投入股市的资金总量进一步压缩。而奢侈品的下滑意味着市场消费资金短缺,那么原有参与市场的资金,将有一部分可能形成场外转移支付,再次抽血。
而在这种背景下,注意到A股的宏观环境,一是科创板的推出,短期将迅速加大供给;其次是科创板的制度,短期将导致高风险资金更愿意涌进市场,造成现有市场失血;第三是房地产市场走弱背景下,社会整体宏观经济将进一步走弱,而居民的高杠杆下背负了太多房地产负债,一旦收入下降,市场几乎很难寻找到短期可以入场的增量资金。
按照这个逻辑判断,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沪市将在2000—3000这个区间内反复震荡筑底,直至新的行情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