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磁观察5期】四五月宏观经济观察(1)世界经济
(2008-07-15 12:44:59)
标签:
财经容磁观察 |
分类: 容磁观察 |
容磁观察5期
四五月宏观经济观察(1)世界经济
一、世界经济
1、伯南克首度松口美国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是可能的。这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第一次松口。”所有问题的核心还是楼市,当然这应该是国会与美联储应该亲力亲为的领域。投机买卖的结果就是创造了350万套剩余住房。杜克大学的教授坎贝尔·哈维表示:有90%的财务总监不相信美国经济会在2008年内转危为安。很多人都认为经济要到2009年晚期的时候才开始恢复。
(2008-04-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美联储下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发表一份会议记录,大幅下调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3%到1.2%。
容磁观点:
次级债务之所以对美国经济影响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为金融主导型经济,而房地产是金融行业衍生的最佳载体。房地产行业在美国的比重一直超过10%以上(1997-2003年美国房地产占整个国民经济平均比重为11.8%),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其次是美国经济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三产业,以非生产性经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引擎。而三产业的核心支持体系又是金融。因此美国金融一旦出问题,就会危及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因为金融主导型经济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型经济,更具有链条价值,链条长,涉及部门多,传导机制复杂,传导时间较长等特性,这些特性让金融问题更具有隐蔽性。因此金融危机爆发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积累,同时也只有问题很严重的情况下,才能被发现。而一旦发现后,往往危害性就相当大,并且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去解决。
本轮美国经济受到次级债务的巨大影响,也在于美国房地产行业10多年的连续增长,而美国国民经济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呈现出高增长的状态,因此本次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很有可能成为本轮美国经济的转折点。这从当前美国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三个指标综合可以判断。
3、欧元区投资消费疲软,经济增势拐点出现
在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欧元区经济复苏中,投资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同时净出口亦对区内经济产生较大的支撑作用。虽然2007年下半年增势良好,但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增长引擎逐步冷却的背景下,欧元区此轮经济复苏渐入尾声,经济增长拐点已初步显现,并有可能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陷入大幅放缓的境地。在区内出口增长依旧强劲以及区外出口并没受到欧元升值深度影响的背景下,预计出口增速将出现小幅下滑,将会成为支撑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次贷风波所引起的信贷紧缩背景下,投资增速在未来将可能大幅放缓,并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的首要因素;而消费增速亦将在消费者信心低迷、实际可支配收入降低及消费者信贷减少等因素冲击下随投资陷入疲软状态,对区内经济增长形成双重打击。
(2008-04-2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4、欧央行行长:欧洲经济经历高通胀时期
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说,欧洲正经历一个持续高通胀时期,欧洲央行将着力保持物价的中期稳定。欧元区4月的通胀率达3.3%,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警戒线。由于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欧洲央行拒绝跟随美联储的降息步伐,去年来一直维持4%的主导利率不变。
(2008-05-26 经济观察网)
5、欧元区5月通胀率再平历史纪录,货币政策面临夹击
欧盟统计局5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5月份的年通货膨胀率升至3.6%,高于市场预期0.1个百分点。这也是自今年3月以来欧元区通胀率再一次达到历史记录高点。本周四,欧洲央行将举行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计,面对通胀上扬和经济减速的“两面夹击”,欧央行将维持利率在4.0%不变。
(2008-06-02 中国证券报)
容磁观点:
因美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欧美经济的强烈依赖性。因此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不可避免会殃及欧洲经济。受到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次级债务危机,导致欧洲房地产行业遭到巨大破坏;因为房地产的问题影响到金融体系,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从目前来看,因为金融危机引起的广泛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增大,而国际期货价格受到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价格呈现出大幅度上升,国际原油价格在5月最高时期曾经高达135元每桶。但由于实际经济并没有增长,因此呈现经济滞涨状态。
6、日本经济增长停滞拉响衰退的警报
因商业信心的下降及工业产值日趋疲软,日本财务省昨日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经济状况报告下调了对经济的评估,并称,日本整体经济近期暂时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是财务省6年来首次下调经济评估。2007年第四季度网络泡沫破灭导致经济陷入衰退,日本财务省因此下调了当季对经济的评估。日本财务省在昨日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报告中称,日本整体经济近期暂处停滞状态。
7、日本六银行次贷损失9800亿日元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财报汇总结果显示,在2007财年(07年4月至08年3月)中,日本6大银行集团因美国次贷危机而蒙受的损失共计9800亿日元(约103日元合1美元)。
(2008-05-22上海证券报)
8、日本首季经济增长3.3% 好于预期
日本内阁府昨天公布,该国经济在前3个月同比增长了3.3%,环比增长0.8%,均高于预期。分析师认为,日本经济第一季度增长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出口,特别是亚洲和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帮助抵消了美国需求下降的影响。
(2008-05-17上海证券报)
容磁观点:
虽然日本经济和美国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因为日本特殊的经济背景:长达10几年的通货紧缩而形成的经济停滞,而美国的次级债务危机,让日本也受到巨大影响。日本表现出来更多的是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的特征。因此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
9、亚洲通胀率达最高 各国央行陷入双重困境
据印度《金融快报》5月2日报道,亚洲各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数年来的最高值。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形势使各国央行陷入了困境。而美国经济减速对亚洲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
如果各国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冲击。但如果对通货膨胀不加以遏制,不断上涨的物价会极大地损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以致挫伤经济发展。
印度:据本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近一年来的通货膨胀率为7.57%,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值。而这一数值也远远高过之前的预期。在本周早些时候,印度储备银行提高了银行的现金储备额。而这也是四月份的第二次调整。印度财政部也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形势。
印度尼西亚:据本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尼的消费通胀率在四月份达到远远超过预期的8.96%,这也是1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由于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印尼政府如今面临着提高国内能源价格的巨大压力。2005年印尼政府曾经于一夜之间将油价提高了一倍。那次调价使印尼的通胀率一度超过18%,迫使印央行大幅度提高利率。
韩国:据本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四月份的消费价格通胀率上涨到4.1%,达到三年来的最高值。这一通胀率也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期。这也标志着韩国通胀率已连续5个月超过了韩国央行预期的2.5%-3.5%的限度。据悉,韩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三年来的最低值。政策的制定者们一直要求降低利率来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人士也指出五月份韩国降低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泰国:据本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粮价和油价上涨的影响,泰国四月份的消费价格通胀率达到了6.2%,较三月份的5.3%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这一通胀率也达到了泰国两年来的最高值。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数据显示泰国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在变大。但分析人士还是期待泰国央行不要在5月12日上的例行会议上改变目前的利率。但是,分析人士也指出,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通货膨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话,他们则希望泰国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日本:据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三月份日本的核心通胀率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值。这一数据的公布也增加了人们对日本央行提高相对较低的0.5%的利率的预期。这也因此刺激了人们抛售债券。
越南:据上周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越南4月份的通胀率超过了21%。这也是连续第六个月越南的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为了应对价格上涨的压力,越南政府已经提高了利率,并且提高了银行储备金的要求。
菲律宾:菲律宾央行警告,四月份通胀率可能达到7%,为2年来的最高值。菲律宾央行行长于本周表示,2008年的通货膨胀形势将会十分严峻。
(2008-05-02 和讯)
10、越南5月通胀率超过25%
据外电29日报道,越南5月份折合成年率的通胀率加速上升到25.2%,增速达到1992年以来最快水平。物价涨幅从4月份的21%飞升至5月份的水平,是由于作为主食的谷物价格同比上涨了67.8%。在越南政府用于计算通胀率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中,谷物的比重占42.8%。建设和住宅成本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2.9%。
(2008-05-3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容磁观点:
因为美国的次级债务危机,亚洲各国经济都受到影响。全球性福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全球性的灾难。受到美国经济衰退影响,欧美热钱开始串向亚洲国家,从而导致亚洲国家流动性泛滥。加上热钱的投机本性,因此直接催化了亚洲国家的CPI上涨。本轮通涨几乎涵盖了亚洲所有国家。与亚洲国家一样的是非洲国家也开始陷入CPI大幅度上涨的局面。
通涨对亚洲国家通常面临着两难的问题:一是以原油以及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压力,二是美元贬值导致的企业收益的降低。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状态。因此对于亚洲各国央行来说,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还要应付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
11、中日韩筹建共同外汇储备基金
中日韩3国和东盟10国财长一致同意,为筹建共同外汇储备基金出资至少800亿美元,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12、伊朗宣布石油交易去美元化
伊朗石油部官员4月30日说:“伊朗在石油交易中已完全停止使用美元结算,我们已同所有客户就使用非美元货币结算达成一致。在欧洲,伊朗出口石油用欧元结算,而在亚洲则用日元结算。”
伊朗石油部长诺扎里曾在去年12月份宣称伊朗已停止使用美元进行石油出口交易。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石油交易的“去美元化”进程由于种种原因步伐有所减缓,直到现在才完全实现停止使用美元结算的目标。
面对紧张的伊美关系和美元不断贬值的形势,伊朗近来不断采取措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去年以来,伊朗在原油贸易中逐步减少使用美元结算的交易。此外,伊朗还大幅降低国家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以削弱美国对伊朗经济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