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芙蓉古镇
好多人在颂扬这个项目,好多人在颂扬建造这个项目的公司。前些天也听说这个项目在开始慢慢走向平淡。
古建筑接触不多,天天住在磁器口,对古建筑有些漠视的感觉。前天的锦里与春江花月给了自己些新鲜的东西,加上市中心那些扎堆的古建筑。让成都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恬然。也让自己心态开始慢慢有些活细胞—对于古建筑。
在车行了半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开篇并不宏伟,很中国式的布局体系,笔直的中央步行道一直通到城堡的脚下,因为早闻大名,加上本身设计也不赖,抓住相机在街上怕了些建筑细部的东西,从布局体系上来说,站在场地中央,是无法感受的。
很大的一个项目,和另外一个同事一起提着相机,到处乱晃,绕过城堡,我们来到后面的居住区,对其他的兴趣不大,到是对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尺度感非常感兴趣,这巷子看着就亲切,每个巷子大概也就1.8—2米宽的距离,中式栅栏的映忖下,显得那么的迷人。
每家人的门前,都是非常传统的中式建筑符号,狮子、好象还有绵羊,记得不是很清晰,楹联下贴的红对子,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与自然。
走到庭院的中央,我能清楚的感受建筑者的用心程度,这里的环境一看便可知道是中国式的,直线很少,多为曲线。庭院里的树种,并不高大与直挺,而是横向枝桠穿插与屋檐与窗台旁,显得和谐与自然。户户外的景色处理手法都不太一样,有点感叹,嘴边不自然涌起那句尊贵如你的话,原来是如此这般解释。
来到一个中央水景的地方,这里的岸边的卵石处理的特别好,以至于在这里谋杀了我好几十张内存。但这并不是这个项目的唯一,诳遍园子后,原本寥寥无几的相片,一下变的充盈起来了。
自然的美,或者建设的美的感受,总是有许多说不出的妙处。我也一样,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看着那青色的瓦片,和着小区内偶尔闪过的装修人,有些羡慕有些感叹。
前一篇:香城随文(10)成都采盘记(6)
后一篇:香城随文(10)成都采盘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