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音评论 |
"半路留下的那个人,苦……"
《只有芸知道》中的这句话,惹来太多的眼泪。爱情的世界,越是相濡以沫,越见不得生离死别。片中的隋东风和罗芸,经历了从相识到相遇、从相恋到相伴的全过程,却没有逃得过时间,漫长又短暂的十五年,就是他们在一起的所有。
半路被抛下的隋东风,确实苦。他心存对这段感情的执念,心存对最爱之人——罗芸的思恋,将她的骨灰分成了四份:一份埋在了两人当年的爱犬布鲁的墓前;一份带着去完成罗芸看鲸鱼的遗愿,洒向了大海;一份被他带回了祖国,交给了罗芸的父母;一份,则永远留在了自己身边……
四份骨灰的归宿,贯穿了罗芸的一生,她的家庭,她的爱犬,她的梦想,还有那个不离不弃的,爱他的男人。但对于隋东风而言,带着罗芸的骨灰,完成了这些心愿,接下来,则是无休无止的思念,或许会相伴终老。这样看来,半路留下的那个人,真得苦,真得不如先走者,可以在生命终止的那一刻,断绝所有与这尘世的牵连。但,罗芸又何尝不苦呢?英雄最可悲的,莫过于出师未捷身先死,而爱情里的惋惜,也莫若是:既知缘浅,奈何情深。
《只有芸知道》终究是一部看似虐心,实则趋暖的电影。很难相信,影片是出自冯小刚导演之手,向来注重于强烈的情感表述,注重于剧烈的矛盾冲突的他,这一次如此的云淡风轻般,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舒缓而又深情的故事。毕竟这许多年来,我们对冯小刚的记忆,是如期而至的贺岁喜剧,是相当厚重的人文大片,很难相信他还可以把既往的影响风格全部扔掉,来执导这样一部特别质朴的初心之作。
整部影片,由隋东风的回忆与行走所串起。不得不感叹的是,冯小刚导演将这样一个如果顺序平叙下,犹如"流水账"一般的故事,进行了结构化的处理,从而显得风情万种、跌宕起伏。每一段的回忆,都与现实所贴合,生成了这样一部有着旖旎的风光、有着甜美的爱情的情感大片。身为观众的我们,也由此被深深触动,得以完成与整篇故事的共情。
不得不说,异国新西兰的风景,是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存在,那远处的皑皑雪山,那近处的参天大树,那喧闹的中餐厅,那温馨的小别墅……一幕幕,闪烁于眼前,见证着隋东风与罗芸的爱情进阶。而在影片的终了,当隋东风终于坐上了小轮船,带着罗芸的骨灰,去偶遇那四十天来都未曾出现过的鲸鱼的时候,几声低吟中,数条鲸鱼在他的船边游弋、翻滚、吐水……似乎是自己早已远去的爱人,化鲸而来。那鲸鱼沉闷的叫声,又是多么像爱人倾诉的呢喃,与苦寻的思念呢?
很想知道,为什么片名会叫做"只有芸知道",刚接触这部影片的时候,还隐隐约约想到了许茹芸所演唱过的《如果云知道》。但在看过影片之后,发现此"芸"非彼"云",但当我们也被这个故事感动到落泪,就不仅仅只有"芸"知道,而是因为"风"知道,同时我们也都知道了。
虽然《只有芸知道》临近岁末,才姗姗而来,但毫不否认的是,它能瞬间挤占很多人内心的年度十佳之位。一直以来,看多了国产爱情片的无痛呻吟和不知所云,直到《只有芸知道》的到来,才终于有一部说人话、讲人事、懂人情的电影,这里没有狗血的桥段,没有矫情的语言,一切都恍若我们在近距离的旁观中,见证了朋友的情感过程一般。
而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只有芸知道》的剧情,来自于导演冯小刚身边的朋友的真实故事。而黄轩与杨采钰,自《芳华》之后的再合作,果然又呈现出与前作截然不同的风采。不得不承认,冯小刚是讲故事的高手,无论是讲大戏,还是谈小调,总能相当精准地拿捏到观众的情绪走向。同时,冯小刚也是慧眼识演员的高手,他的作品,总能挖掘出演员们更多的精彩。
黄轩与杨采钰所饰演的隋东风与罗芸,经历了十五年的爱情陪伴,年龄跨度不小,对演员的挑战也可谓巨大,但两人完成的都相当完美,丝毫不会让观者出戏。同时,片中的外籍演员饰演的梅琳达,也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位相对于含蓄而端庄的华人而言,相当热情奔放的欧式大妞,带来许多的朝气蓬勃。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徐帆饰演的房东太太,看似沉静,却有着一刻炽热而闪光的心,作为隋东风与罗芸的大媒人与大恩人,她的热心与善意,总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整部《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又不是一部单纯的情感故事,在看似平静的表面,深埋着两个秘密:一个秘密,是在罗芸去世之后,由梅琳达的转述而来,另一个秘密,则深藏于影片的"彩蛋"环节。在剧情的延展与情感的表述上,《只有芸知道》可谓是一波又一波地循序渐进中。或许直到终了,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片名会叫做"只有芸知道",因为,深藏的那个秘密,也确实只有罗芸知道,我们能否发觉和发掘,全凭看似必然的偶然了。
所以,半路留下的那个人,苦……
而,半路走了的那个人,更是用心良苦……